偏见与执着的感悟
自从《偏见与执着》在镇上工作群出现以来,争议不断,批评声、赞同声、唏嘘声不绝于耳。可见,发表极具争议的话题有可能让人心生怨言,所以我是不是要回避一下呢?不久前就遇到一个很烦恼的事,它关乎老百姓的利益,我又忍不住想要说点什么,大不了这些文字不给领导看,免得说我在炒作。事情是这样的:“一位农户告诉我他自己遇到困难了,现在没钱还人情债。来而不往非礼也,我家有事情别人都来了的,现在他们家有事情了我必须要去,但是又不能空着手去,总得把本钱还给人家才像嘛!”
红白喜事需要操办,听说有一个村子就有不同的“兴法”:孩子没出生,就办一个“保胎酒”;高考名落孙山,就办一个“安慰酒”;母猪下崽了,也要整一场。暂且不细说这些奇葩事,给你们一些常见词语新解释,准把你带入思考的情景里:关于天价彩礼一说,有的地方盛行“万紫千红”,详细的说,就是需要人民币紫颜色的10000张、红颜色的1000张,总计150000元。“新三金”再也不是什么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了,而是三斤百元大钞,估计100000元左右。还有的地方讲究“一动一不动”,一动是车子,不动是房子。人情礼加码也是一种常见现象,这次收取的“人情礼”是500元,下次还的话起码得600元,所以那位先生感慨说:“我5.8亩地的收成都不够送人情了。”我就在想:这种人情往来究竟是让人情味越来越浓,还是越来越淡呢?“人情到,揭锅灶”“人情无利息,酒饭换着吃”……这笔债很沉重。
我无法回答他的话,因为我的生活当中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如果不融入进去,可能会因此失去大半的亲友,所以文件指示的“简单操办红白喜事”到现在还没有完全给予落实。有时候我们得认识到一个事实:很多盲目攀比就滋生出了浪费,也让沉重的人情债越背越重,如果是因为这件事而致使老百姓贫困了,政府也管?所以现在以硬性规定来约束它,整顿它,更多的还是帮助咱们减轻“人情债”,增加咱们的“人情味”。
人情味是甜甜的,它是真实的情义或心理,弥足珍贵。我们在生活中的情感传递,不仅仅是在满足日常的互助需求,还有利于构建稳固的社会关系。之所以到现在出现了“人情味很苦、很辣、很怪、很咸”,主要就是因为咱们很多时候都以“我”为中心,划分亲疏的方式方法都没有曾经那样纯洁了,这能不感到悲哀吗?亲戚之间的互相走动不是为了“敛财”,这一点其实都懂。有人认为,送出去的人情在短时间内没有条件收回,便创造条件收回,所以才有那么多名目的“人情”,以至于人情债层层加码,越来越多的人不堪重负,于是就有了打肿脸充胖子、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事情发生。
我们虽然熟人变多了,但是朋友越来越少。大家千万别抱怨人情味寡淡,真情实感还是处处存在的,只不过在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这件事情上,咱们都要带头来为其净化而贡献一点什么,让人情味回归本真,把陈规陋习统统抛却,使得美好的传统礼俗得以很好的继承和发扬。移风易俗这样的行动是为了提升咱们老百姓的精神风貌,培育良好的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也是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的务实举措。因此,咱们都要反对天价彩礼、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反对天价人情,同时还要明白:“化俗不易,贵在因民”。
盛玉雷的《要有人情味,别背人情债》写得太实在了,我看了很多遍,所以觉得有必要引来供大家思索一番。咱们村的老百姓都是很淳朴的,在礼尚往来方面也不会落下“步伐”的,只不过,在这场整顿还没开始之前,得处理好如何来“简化人情债,提高人情味”这个问题。事实上,这不是一件矛盾的事情。
但愿这番话不是你们眼里的所谓偏见,只要你有同感。
2017-1-29于赶场镇碧玉簪花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