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改变1:除夕不放假→除夕放假2013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2014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新休假政策最大的改变就是除夕不再是法定假日,春节长假从大年初一到初七。一石激起千层浪,《通知》一出人们便忍不住“狂喷”—— “过大年是多么重大的事儿,除夕不放假举双手双脚表示不服!!” “辛苦了一年,就等除夕和家人们团聚呢” “我不想在火车上看春晚”…… 当时甚至还有网友调侃说,要在除夕当天给假日办打电话,就为了看看工作人员是否放假了。 为此,国务院联合相关机构做出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超七成网民支持除夕放假。于是2014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201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2015年的春节假期为2015年2月18日(农历除夕)至24日(农历正月初六)放假调休,除夕恢复为法定节假日。 改变2:闯黄灯扣分→闯黄灯不扣分由公安部发布,2013年1月1日起实施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被称为“史上最严交规”,明确规定“闯黄灯扣6分”。一时间,司机们“炸”了! “如果闯黄灯也罚分,那么黄灯就失去其意义了,干脆直接采用红、绿两色信号灯。” “这条(闯黄灯)违背牛顿第一定律的规定实在不合理,郑重呼吁修订!” 不仅如此,在“闯黄灯”实施过程中,也遭遇见黄灯急刹车易追尾、取证困难等问题。 为了方便市民出行,也为了减少交警执法中遇到的困难,2013年1月6日,“闯黄灯扣分”规定仅实行不到一周,公安部就下发通知,要求各地交管部门对违反黄灯信号的,以教育警示为主,暂不予以处罚。 改变3:手机流量清零→手机流量不清零2015年,“手机党”们最开心的一件事,莫过于手机流量不清零了。2015年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多次就网络提速降费作出部署。2015年5月15日,三大运营商发布了提速降费方案,于2015年10月1日起正式推出流量不清零服务。人们呼唤多年的“手机流量不清零”的梦想终于如愿以偿。 同时,针对很多用户提出的“流量不清零以后,手机流量比以前‘跑得快’了”等质疑,三大运营商和相关专家也给出了权威解答,大量APP存在“偷流量”现象,很多软件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产生流量。 手机流量不清零只是一个先导措施,在中央大力提倡“提速降费”、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当下,“手机党”们今后或许会等到更多福利。 改变4:“大城市户口”有点难→积分落户制度近年来,关于户籍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不少城市按照去年7月国务院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相继推进和完善积分落户制度。 以北京为例,很多人怀揣梦想来到这里,但由于长期拿不到北京户口,始终无法享受和本地人完全相同的待遇。终于,在2015年年末,北漂们盼来重大利好。2015年12月10日,《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北京市居住证管理办法(草案送审稿)》正式公布,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了申请人条件—— (一)持有北京市居住证; (二)年龄不超过45周岁; (三)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7年及以上; (四)符合本市计划生育政策; (五)无违法犯罪记录。
尽管仍被吐槽“门槛过高”,但北漂们总算看到了一线曙光。据统计,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等15座特大或超大城市均已提出积分落户,户籍改革在稳步推进。在未来,漂在各地的工作族能更好地融入城市,找到归属感。 改变5:身份证无法异地换补→身份证异地换补出门在外,最恐怖的事儿,无外乎丢手机、丢身份证、丢银行卡……比这些还郁闷的,要数丢了身份证却无法立刻异地补办,还得费劲折腾回户籍地。耽误工夫不说,还特别劳民伤财。 为解决这一尴尬,2015年11月12日,公安部印发了《关于建立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制度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将在2017年7月1日全面实施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工作。 身份证丢了,咱终于不用再来回折腾了! 改变6:奇葩证明微尴尬→取消单身和已婚证明“如何证明你妈是你妈?”、“离婚被要求证明是正常人”…… 近两年,各路奇葩证明“雷”得我们外焦里嫩,也更让当事人吐槽不断。此外,各地又陆续有多起“审批难”事件曝光,涉及社保、教育、房产、民政等多个政府部门。 终于,在2015年9月,有权威部门在源头上开始遏制“奇葩证明乱象”了。民政部下发通知,规定除办理涉台和9个国家的公证事项外,民政部门不再向任何部门和个人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 民政部开了个好头,也希望其他那些惹人嫌的奇葩证明早日得到规范,别再让咱老百姓办个事儿那么难! 2015年,很多网友因为一些政策的调整而感到欣喜,也有更多网友对未来充满了崭新的期待。 一些大到计划生育等基本国策,小到除夕是否放假,这些相关政策法规在实践的过程中,遇到问题、遇到时代新的变化,都会有所调整。所以,合理合法表达诉求,也是有关部门需要的声音。 所以啊,你是否想过,“吐槽”的力量竟然这么大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