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从小说《狂人日记》中的心理现象谈起
摘要:鲁迅的小说中,活跃着一个以“狂人”为代表的特殊群体——精神病患者,如祥林嫂,阿Q,孔乙己,魏连殳,陈士成等等。到底是什么让“狂人”们的形象如此振聋发聩,历久弥新呢?本文将立足《狂人日记》,从作家、读者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入手,对“狂人”、作者以及读者的心理进行必要的分析,探索鲁迅小说中的心理现象以及深层次的含义。 关键词:鲁迅、狂人日记、心理分析、精神意识 鲁迅的日记体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是五四新文学的开篇之作,被誉为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声春雷,惊醒了那些还沉睡在铁屋子里的人们。作者以其激昂的斗志,犀利的文笔以及深邃的思想塑造了一个患有心理疾病(“迫害症”【1】)的“狂人”形象。抒写了作者独特的生活感受,揭露了封建礼教在仁义道德掩盖下的“吃人”本质。 狂人的敏感多疑,幻想、错觉以及语词错乱;作者基于自身情感认识现实对狂人进行的艺术加工;读者潜意识里对狂人的悲愤、同情等错综复杂的心情;都存在于小说中。然而,《狂人日记》是不冷静的,我们可以从中读出那一腔奔腾的热血【2】。 以下内容,就是从狂人、作者、读者三个方面对小说心理现象的分析。 一、对《狂人日记》中“狂人”形象的心理分析——从精神病理学谈起 狂人,出身于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他是一个受尽了封建传统道德伦理的束缚、压迫、损害而极力挣扎,和传统生活尖锐冲突觉醒了并想要救赎大众的“超常的人”。生活安排给他压抑本能情感的路,但他并没有像庸人一样对封建传统俯首帖耳,他把被压抑的痛苦升华为一种理智,一边以超人的智慧和勇气揭露封建社会的“吃人”的本质,一边以自己微薄的力量来反抗“吃人的社会”。正是这样一个狂人,在常人看来,他却是个十足的“精神病患者”。 (一)敏感多疑我在行,天不渡我自成魔 首先,从精神病理学来看,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敏感多疑的人。诸如“今天全没有月光,我知道不妙”,没有月光的夜晚,在狂人眼里是不妙的;“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狗的眼神,他觉得非常奇怪。接着“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其中最凶的一个人,张着嘴,对我笑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跟”,甚至,连一群童言无忌的孩子,在狂人看来,都是要分他一杯羹的刽子手。敏感多疑是这个异类的最大特征,他患有强烈的迫害妄想症。 其次,在小说第三节中,“最奇怪的是昨天街上的那个女人,打他儿子,嘴里说到,“老子呀!我要咬你几口才出气!”,狂人却把这无意间的一瞥联想到吃人上来,产生了严重的错觉。陈老五送饭进来的时候,“一碗菜,一碗蒸鱼;这鱼的眼睛,白而且硬,张着嘴,同那伙想吃人的人一样”,煮熟的鱼是不会动的,而狂人却能运用其奇异的想象把这鱼的嘴同吃人的嘴相联系,把鱼的眼睛同刽子手的眼神联系起来。在老头子给狂人看病后的一句“赶紧吃吧”又勾起了狂人无尽的联想:吃药就是吃人……不得不说,这重的错觉和无端的想象、联想,也是狂人精神病的重要特征【3】。 最后,思维十分跳跃的狂人,把多年前踢古久先生陈年流水簿子的事情同毫无关联的赵贵翁组合在一起;第六节中,又把“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联系起来,加以运用,又无相应说明,使人产生一种云里雾里,不知所言的感觉;第八节中,狂人与年轻人的对话,连续六个问句把年轻人问得有口莫辩,不问出个水落石出誓不罢休是他的准则。在常人看来,吃人,只是人们饭后的谈资,他却能把这同现实的吃人相联系;又把不同时代的桀、纣、易牙,组合在一起,编写了一幕闹剧。诸如此类,我们不难发现:狂人的思维总是很跳跃;其语言也十分错杂没有伦次。 总之,在狂人犯病的时候,他所表现出来的敏感多疑,莫须有的奇思妙想以及那些杂乱无序的语言都表明他是一个货真价实的精神病患者。这些都源自狂人病态的非逻辑的心理,这种心理是符合现代医学上迫害症、精神失常的病症的。正是这样的一个迫害狂,只有在发病的时候,才能对历史,对周围的人和事有着最深刻的理解,而发出封建“吃人”的呐喊。 (二)从性格形成原因看狂人心理——“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狂人发病,并不是空穴来风。他的呐喊,不仅是对所处封建社会的清醒认识,也是对现实世界以及未来的思考。当众人都沉醉于封建社会的美好之中,那些见识广阔,对封建社会持怀疑态度,对未来革命无限向往的人,发出了震耳发聩的呐喊。“狂人”一个是出身于士大夫家庭的知识分子,正是这样的身份,使他对于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有着最为深刻的记忆和认识,“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在他身上闪烁着个性主义、人道主义、思想解放的光辉,有着朦胧的社会主义思想。社会的黑暗现实以及狂人自身的情感体验直接造就了狂人精神人格的形成。 (三)狂人心理是作家心理的影射 “吃人的是我的哥哥!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旧是吃人的人的兄弟!”三个短句,三个叹号,反复的语言,形成回环的效果。所谓“作者是文学创作中的主体”【4】,这不仅是狂人情感的激烈碰撞,更是作者精神心理的自然流露。第七节中,“他们没有杀人的罪名,又偿了心愿,自然都欢天喜地的发出一种呜呜咽咽的笑声。”这笑声是“呜呜咽咽”的,把两个原本对立的词用在一起,达到了狂人和鲁迅所共同期望的辛辣讽刺效果。 第九节中,“从来如此,便对么?”,这集中体现了大胆怀疑和否定一切的五四时代精神;”狂人还面对面地向吃人者发出了警告:“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狂人还渴望将来有不再吃人的更高级的“真人”出现,表现了一种改变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朦胧理想。当然,这期待也是属于鲁迅的。最后,狂人期望未来、瞩目下一代,“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它代表的是当时民主革命者和觉醒了的青年们的声音。 正如鲁迅自己所说:“后起的《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5】。”狂人质问一切,他执着、勇猛、企图看穿所有。作者倒希望这个“迫害狂”的心理作为典型在社会中存在并滋长,对历来如此持强烈的怀疑精神,不仅是狂人对封建吃人的一种呐喊,更是鲁迅对于封建社会的一种挑战,倡导个人自由主义“民主”和“科学”的时代精神。 二、《狂人日记》的诞生——对鲁迅创作心理的分析 鲁迅把“超人学说”当作反对封建传统、解除封建传统意识羁绊的武器,希望通过少数驱动者的努力,以唤起劳苦大众的觉醒。在他身上,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觉醒者对过去不自觉“同流合污”的深刻内省和忏悔,而且可以看到他在黑暗的统治和残酷压迫下独立反抗的超人信心和勇气,还可以看到在昏睡的芸芸众生中先觉者的那种超越的痛苦,以及被抛弃、被包围的恐惧和孤独。他的心理活动常指向作者,这些代表了鲁迅那个时期的生存态度和思想。在人物塑造过程中,存在着一种无意识倾向。 (一)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移花接木桂花香 20世纪20年代,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传到中国,鲁迅以其独特的医生视角在弃医从文之后,把精神分析法运用到文学创作中。“狂人”,是一个由封建社会种种迫害等因素造成精神失常的人,正是这样一个无所顾忌狂人才敢于在灰色恐怖下发出强有力的呐喊。这些心理现象广泛地存在于鲁迅的小说作品中。阿Q是一个精神胜利的典型例子,当现实与理想差距太大而难以企及的时候,人们常常需要自我排解,以缓解情绪上的失落,来满足精神上的追求。而祥林嫂在孩子阿毛死后,她也总是逢人便说起儿子的事,这也是基于心理安慰的需要:她希望有一个人听她诉说,同情她的遭遇,或抚慰一下她受伤的心灵。但是,没有人在意她,没有人关心她,哪怕是到了后来,人们也只是闲着无聊去听听祥林嫂的牢骚语。在他们看来,那只是饭后的谈资笑料,与自己并无多大关系。鲁迅通过移花接木的手法把这些典型的精神分析运用在小说创作中,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典型,组成了一个特殊的精神病群体。 (二)弃医从文,余音未绝——扎实的医学知识对鲁迅小说创作的影响 鲁迅曾留学日本于仙台修习救死扶伤之术。当上课偶然看到国民虽则“体格强壮,实则神情麻木”的时候,他深刻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远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6】。于是弃医从文,写出了众多被称为匕首、投枪的名篇,揭露了封建礼教在仁义道德掩盖下的“吃人”本质。在小说人物塑造过程中,作者总不自觉地根据以前的医学知识和精神病的生活体验来塑造典型。前面提到的精神病群体,作为符号,强化了一种社会典型。而作为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更是如此,狂人的所有病态心理和病态精神都统一指向迫害狂,精神分裂症。这是基于鲁迅不自觉地对自己医学认知的艺术加工和再创造。 (三)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鲁迅小说创作中个人情感的流露 在小说第十一节中,“做儿子的须割下一片肉来,煮熟了请他吃,才算好人;母亲也没有说不行。”其中,作者并没有把吃人的罪恶,归根于母亲身上,这不仅仅是作者对于封建思想,封建制度,封建社会吃人本质有着的深刻认识。其中,也含杂了作者对于母亲的“孝”和“敬”,从1903年鲁迅的诗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正是被射中前胸的意思,指明了婚姻爱情的归属问题。因为在这年的夏天,鲁迅归国度假,母亲要他答应早在他南京求学时就已提过的与朱安的婚事。鲁迅不愿拂逆年轻守寡、生活艰苦的母亲的心意,终于在无奈中被迫答应了她的要求。 从一个大家族的兴盛衰落史中,我们可以在鲁迅笔下看到很多的母亲形象以及他对母亲的“爱”和“孝”,在艺术追求上,常常对“母亲”加以“特殊照顾”。作者常以自己的母亲作为小说创作的生活原型,无论是狂人母亲、祥林嫂或者是单四嫂、夏四奶奶,又或者是社戏中的母亲形象……鲁迅从来都没有把讽刺、批判的矛头指向“母亲”,而是把标枪投给了母亲身后的社会。这种“敬”、“孝”的心理也无意识地参与了他的文学创作。 (四)面如平湖而胸藏惊雷——《狂人日记》是不冷静的 “你们立刻改了,从真心改起!你们要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这不仅仅是狂人发自内心的一种呐喊,更是鲁迅基于现实社会,对封建社会发起的一种挑战,将来是容不得那些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这更说明,鲁迅的期望是从思想上根除人们对于封建社会吃人的崇拜,以期达到民主和自由。“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都用着疑心极深的眼光,面面相觑……”鲁迅就是狂人,有一种极度压抑,病态和矛盾的心理,急需找一个发泄的出口,这种病态的思维表现出一种具有叛逆传统,重新审视社会的超前思想,也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所以,鲁迅不单单是思想家和文学家,更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他的小说是不冷静的,表面看起来就是写一个精神病患者,平如秋湖,可内含却实在丰富。 鲁迅曾说,自己最得意的小说不是《狂人日记》而是《孔乙己》。因为《狂人日记》是不冷静的,小说中大量的心理描写,代表着他的思考,字里行间始终充斥着一腔奔腾的热血,用呐喊的声音吃人,同封建制度剑拔弩张。小说中最后一句“救救孩子……”用了省略号而不是感叹号,正是作者对社会人生的黑暗和阴郁心理使鲁迅的这声呐喊建立在了对未来和青年一代的深刻怀疑的基础上,更加凸显了呐喊的深度和思想高度。 (五)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奔赴某地候补矣”之心理分析 因为不冷静,不含蓄,强烈的情感宣泄和呐喊,使作者考虑到此文一出必然大受打压。于是,为求两全,在序言里面,我们看到狂人霎时已身体无恙,并赴某地做官去了。狂人清醒了,他变得跟其他人一样,他又去吃人了……假使对狂人所患的病有一些了解的人,都会明白鲁迅这样写的个中缘由了。这是为狂人【7】不冷静的呐喊,而特制的掩盖物。这种精神上的疾病,就病理学而言【8】,治愈是几乎不可能的,间歇性的精神病只是偶尔类似精神正常,但是不会从根本上根除、治愈的。正是鲁迅扎实的医学基础,才能造出这么完美的外表,狂人依然具有“狂”的潜质。同时,这里也通过曾经发病的狂人“病愈赴某地后补”,形象地指出辛亥革命的失败,抒发了作者对革命的缅怀之情,以及期待新的彻底的不妥协的革命的到来【9】。 三、《狂人日记》的读者艺术——对读者无意识心理的揣摩 鲁迅是一位具有自觉的读者意识的作家。重视读者以及艺术接受是他创作活动和文艺思想的一个显著特征。他认为,“读者的审美需求影响着文学创作,艺术接受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离不开接受主体——读者的参与和创造。【10】”它不仅影响作家创作的思想倾向和艺术形式,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文学创作演变的动力之一。在谈到《官场现形记》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产生和流行时,鲁迅曾分析读者的心理需求:“到了清末,外文失败,社会上的人觉得自己的国势不振了,极想知其所以然,小说家也想寻出原因所在”。可见,不论是将国势不振归之于官场的《官场现形记》,还是将原因归于道德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都无一例外地适应了读者“极想知其所以然”的心理趋向。 即使就具体文学接受过程而言,读者创造性地参与更是必不可少的。鲁迅曾用极简洁和朴素的语言描述了从创作到接受这一完整的文学过程:“作者用对话表现人物的时候,恐怕在他心中,是存在着这个人物的模样的。于是传给读者,使读者的心目中也形成了这人物的模样”【11】这里明确地指出文学过程的三个环节:作者心目中形成的形象,用文字加以表现的成品,读者通过阅读在心目中形成的形象。从作者到作品,再到读者,是一个完整的艺术过程,三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在序言中,我们已经谈到,读者的心理分析无意识地也参与了小说的创作,鲁迅不但是其小说的第一责任人。同时,他也是作为小说的第一个读者的形象出现的。在整个艺术接受过程中,怎样创作?塑造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才能在读者心中激起强烈的反响?才能更加容易令人容易接受?读者的心理、想法都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小说的创作,以期达到作者和读者梦想中的预期目的。 在小说的结尾处,鲁迅以“救救孩子”发出了强有力的呼喊。狂人期望未来、瞩目下一代,它代表的是当时民主革命者和觉醒了的青年们的声音,这不正是作者和读者所期望达到的呐喊和反抗的效果吗?然而,狂人不可能一直都这样疯下去,最终“病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这样的结局不但使得故事更加逼真而且也是接受艺术中易于读者接受的。 看过文本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认识,如若不是以小说中的“常人”的眼光来看狂人,任谁也不会把狂人等同于通常意义上的疯子。这是因为,读者对于主人公总有一种期待,通过狂人的视角可以看出人世的虚伪,封建制度的残酷。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狂人的呐喊,正是无数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呼喊,作为五四新文学开端的《狂人日记》,始终有一种对历史本质的拷问和对未来的殷切期望,对于狂人【12】则是一种对封建吃人本质“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憎恨心理,也是对未来的一种在绝望中向往的一种心理。 四、总结分析 鲁迅塑造艺术典型,多用传神的手法,使得人物形象血肉丰满,灵魂毕现。他在《<穷人>小引》中说:“显示灵魂的深者,每要被人看作心理学家,尤其是陀思妥夫斯基那样的作者。他写人物,几乎无须描写外貌,只要以语气、声音,就不独将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便是面目和身体也表示着。又因为显示灵魂的深,所以一读那作品,便令人发生精神的变化。”“将这灵魂显示于人的,是‘在高的意义上的写实主义者’。”不仅如此,鲁迅自己也是一个灵魂的探索家和解剖家。他以非凡的判断力和表现才能,准确地抓住人物形象的本质,深刻地刻划出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复杂性和曲折性,从而达到批判的目的。他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他的小说多取材于“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13】。因此在作品中,他往往主要不是描写被统治的压抑和痛苦,而是对不幸的人的精神和心理进行剖析,《明天》中单四嫂子潜在的性意识和《肥皂》中四铭偷偷买肥皂送给太太,抑或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都无一例外地闪烁着广泛的心理现象的光辉。无论是主人公的人物心理,还是作者的创作心理以及读者的无意识倾向,都或多或少地参与了文学创作的过程。三者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联系,又互有交集。在文学的创作过程中,共同构成了一个从文学创作到文学接受的过程。单纯地分析其中的一个环节或者是两个环节是不全面的。互有交集,便要求我们必须把三者互相联系起来,方能从整体上加以把握,探寻鲁迅小说的深层次含义。 注释: 【1】选自鲁迅小说《狂人日记》的文言序,“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论次,有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日记必有时间,而狂人的日记,却不著月日,说明他是一个奇特的人),以下会分析到狂人之所为狂人以及狂人是“迫害狂”的原因 【2】这里的热血,不仅是狂人的,还有鲁迅和读者激情澎湃的热血 【3】医学知识等来源公共选修课《变态心理学》,韦老师提供病理学指导和依据 【7】这里的狂人既指小说中的狂人也指鲁迅自己 【8】这里特别感谢公共选修《变态心理学》课韦老师提供病理学指导和依据 【9】狂人在发病时才最清醒,才能发出最有力的呐喊,故此,以一个不知何时又会犯病的精神病的患者来寄托作者对于辛亥革命的缅怀之情,以及对新的不妥协的彻底的革命的到来的万分期待 【12】这里的“狂人”既指作品中的狂人,也指作品外的包括鲁迅在内的狂人 参考文献: 【4】童庆炳 《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 【5】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 【6】鲁迅《鲁迅经典文集<精装版>》云南出版集团公司 云南教育出版社 2010(01) 【10】选自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华书局 2010(01) 【11】选自鲁迅《论红楼梦》系列之四 【13】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