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18年前,他只是一名想去学门技术、梦想挣点钱后回乡买辆三轮车跑运输的山村小伙子;18年后,他却成为一个拥有几千万资产的大老板,成为一个名声卓著的成功企业家。他,就是重庆汉嘉电气董事长王军。不甘贫困的他18年来,穷则思变、变而思进,凭着不懈的艰苦拼搏和敏锐眼光,从月薪300元的打工仔到拥有资产几千万的董事长。 岁月记录了王军从平凡走向辉煌的艰辛,汉嘉考量了王军的坚韧与睿智。让我们走进汉嘉电气,探寻这位平昌籍农民工成功的秘诀---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开拓创新的发展理念、后发超越的非凡能力和以人为本的仁爱情怀。
技术积累:夯实人生的根基 1979年,王军出生在平昌县响滩镇龙角村,家有兄弟姐妹3人,王军是长子。父母都是老实本份的农民,只会耕田犁地养猪喂牛,全靠庄稼地里的收成过日子,家里的日子过得清贫而和睦。 1996年那年,对于王军来说是难忘的,他考上了高中却又很快辍学了。对于一个本就贫寒的农村家庭来讲,三个孩子上学的压力是极大的,王军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不得不告别心爱的校园,把读书的机会留给弟弟妹妹。
1997年5月,王军跟父母商量后决定去重庆打工,带着仅有的50元远行,这一年王军只有17岁。初到重庆没钱没门路,王军找到了在重庆打工的远房表哥,表哥也只是一个普通工人,帮不什么忙,只能让王军自己去找工作。为了省钱,表哥帮忙让他住进了表哥厂里的集体宿舍,宿舍很窄,一个不足10平米的集体宿舍里足足挤了12个人。王军在街上转悠了几天后,身上的钱也快用光了,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王军也觉得老呆在表哥那里不是办法,硬着头皮找表哥借了60元,通过中介介绍到重庆长江电气公司面试。当年的王军没有今天这般魁伟英俊,身高不足1米6,体重不足100斤。看着这个又黑又瘦,但精神十足的男孩,主管上下打量一番后,问他想干啥工种?男孩回答:不管啥活路,能养活自己就成。主管被这个外地小伙子的诚恳和朴实所打动,答应了他的请求,让他进厂试用,但声明试用合格才能留下,就这样,王军干起了很多人都不愿意干的油漆工,每月工资300元。初入厂门的他,特别能吃苦,干起工作来不怕脏、不怕难,不出两月,他的油漆工作也能做得有模有样。公司里的事,但凡别人不愿做的,他都接过来干。有一次,车间需要安电风扇、电灯,他爬上晃晃悠悠的简易楼梯,站在有7米高的上面打电钻、搞安装,一阵干下来,一头的灰,一身的汗,完全成了灰人儿。敏而好学的他总是比别人忙碌,除了每天正常的喷漆工作,他还偷师学艺,趁着工作中的空闲,虚心向公司内的老师傅请教,对电气生产设备、操作技巧、设备维修等进行琢磨。他的吃苦精神深深感动了老板,惜才的老板也满足了他一次次的调工请求,不到3年时间,喷漆、焊接、打磨、钣金、装配、质检、包装……每道工序他都去做了,每项工种他都了然于胸,厂里的技术活儿他样样精通。 2003年,公司派他到西藏昌都的一个电站去搞技术服务,一次偶然的机会,由于对方缺技术人才,旁听电话后,他大着胆子接下了一笔从未经历过的技术改造活,凭着扎实的技术基础和悟性,两个月不到就圆满解决了用户的难题,挣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3万元。这次经历,大大提升了他的从业自信,也点燃了他的另一个梦想——我要搞营销。 回厂以后,公司老板爽快地答应了王军出去搞营销的请求。从此以后,王军每天必定早出晚归,不停地拜访客户,不停地收集订单信息,经常是半夜两三点才回家。半年下来,皮鞋磨破了7双,但由于缺乏销售经验,收获十分惨谈。那段时间,他迷茫过、失望过、失眠过,也曾想打退堂鼓,但骨子里的倔强让他咬牙坚持着,他不断思考总结,并虚心向公司的前辈请教。功夫不负有心人,那一年的最后3个月,他一举完成了80多万的销售任务,在全公司12位销售员中业绩排名第一。 回忆起这段经历,王军感慨不已。他说,生活才是一所真正的大学,正是生活的磨难、技术的积累,奠定了他人生的根基。 非凡胆识:梦想绽放的能量 王军借助长江电气公司这一平台在电气行业跌爬滚打,从油漆工到钣筋工、装配工、质检员,到谈客户、跑市场……他在寻找每一个可以让自己发展的机会,他在积攒梦想绽放的能量。
2007年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王军听说,一家电气公司经营不善,想转让或承包出去。他毫不犹豫地卖掉了在重庆刚买两年的住房,买下了这家公司所有权,同时,带着家人住进了公司,开始了不平凡的创业历程!那一年他刚满28岁。
创业之初,手头资金不足,唯有一切从简。他把全部的工作一肩承担,第一批新设备到货后,他没有花一分钱请小工,从机器下货到安装,他咬牙自行完成。他亲自跑业务、亲自操作机床,从生产检验、业务工作、技术工艺、采购材料到财务核算,他身兼数职,短短几个月,他瘦了10多斤,饱尝了创业的艰辛。
从几件产品开始做起,到月销售几十万,他始终兢兢业业、保质保量,得到了广大客户的一致好评。自汉嘉运作以来,公司效益成几何级倍数提升。一百万、两百万、五百万……2014年实现销售八千万元,成为重庆电气行业响当当的知名企业。
2010年,公司搬迁至重庆巴南区界石数码工业园区,并更名为重庆汉嘉电气有限公司,现有固定资产近3000万元,公司现拥有两个生产基地,拥有标准化成套组装车间,拥有各类车、铣、钻、镗、磨等大型数控机加工设备近120台,成为一家集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专业电气公司。公司推崇先进的管理理念,深研日本JIT生产方式及ISO9001国际质量管控体系,积极导入CI企业形象规划和7S现场管理,逐步成熟并形成自己独有的企业文化以及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 王军说,企业做到这个程度,全靠我个人的经验积累是远远不够用的,时代在进步,作为企业家,唯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这些年,他也一直没有放弃心中的梦想—完成自己的大学梦。用了两年的时间,王军完成了在重庆师范学院企业工商管理专业的学业,目前已经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大学的MBA工商管理专业学习,他为自己、为汉嘉积蓄着理论底气。 王军感叹,作为企业的领头人责任重大,企业决策稍有不对就会影响巨大,唯有不断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把自己由企业主提升为称职的企业家,我以及我的企业才有发展的十足后劲。 科技创新:后发超越的动力 很多人不明白,是什么让汉嘉电气在重庆市场的发展如此迅猛而且发展势头越来越好?通过几天的走访,我们找到了汉嘉后发超越的秘诀—科技创新。 王军跟研发中心的员工说得最多一句话是:没有创新,企业就是死路一条。他认为,只有把握科技脉搏,不断掌握新技术、应用新技术,汉嘉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汉嘉电气研发中心负责人赵总透露,汉嘉电气每年在研发和技术上的投入都成倍增长。公司拥有一批稳定、优秀的研发人员、工艺人员和品质管控人员,还高薪聘请数名资深技术顾问,在产品研发、涉及制造和品质管控方面保驾护航。汉嘉电气除了自建的研发中心,汉嘉公司与国内多所高校及国内外十多家著名电气企业保持紧密合作,为企业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汉嘉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线和优质的质量检测设备,公司拥有多套数控剪板机、数控压力机、数控折弯机、数控焊机等先进设备,主营产品有高压开关柜、高压环网柜、低压配电柜、低压动力柜、电缆桥架、母线槽、计量箱、箱式变电站等。公司所有产品都获得了国家相关认证、“3C”认证及行业权威认证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建筑、电力、冶金、公共事业、军工、石油、化工、矿业等,产品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得到了客户的一直认可与好评。 多年来,公司不断加大技术投入,先后对高低电压产品进行生产工艺和技术改进,研发了多种深受用户好评的精品投入市场,截止目前,共计申请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其中防护式观察窗、高强度柜体整体设计等8项专利获得批准。 积聚人才:永恒致胜的法宝 王军认为,汉嘉电气的一切蓝图都需要人才来实现。一方面,好的产品和服务需要优秀的营销人才去推广,客户需求也需要优秀的销售人才去挖掘;好的产品也需要优秀的技术人才去研发。 王军深知,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汉嘉电气要做大做强必然依赖于人才培养和储备。他说:“汉嘉电气在重庆只能说是声誉鹊起,还不是最优秀的电气企业,我的‘野心’是打造一流的电气公司,我必须在培养和吸引人才上下足功夫。” 正因如此,汉嘉电气视人才资源为第一资源,公司求贤若渴,意欲大量吸收高职生、本科生、研究生、甚至博士海归,逐级外派培养,打造一支“上则能战,战则能胜”的“汉嘉军”。 “王总是员工的贴心人,总是把我们的利益和困难放在第一位。”谈起王军,厂里的员工都竖起大拇指,“在汉嘉公司,我们时时都能感受到汉‘家’的温暖”。 采访当天中午,王军就和家乡来的媒体人一道就餐于总部三楼的餐厅。据老员工李师傅介绍,王军作为总经理从不搞特殊化,一直和普通员工们同吃一锅饭、同吃一桌菜、同坐一条板凳,他和员工的这种零距离产生了独特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廖总介绍,汉嘉电气自成立以来,无论公司高管、中层、技术精英到普工,炒王军鱿鱼的情况基本没有,极个别离开的同志都是有着自己特殊的原因。尽管离开了,他们还时不时和王军保持着联系。 王军说:“我现在可以说是衣食无忧,按朋友的话说完全不用再辛苦打拼,但是当我看到公司内每一个员工,我在心里就一次次提醒自己,他们信任我,所以跟着我,我有责任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汉嘉电气’不属于我王军个人,而是属于大家!”
践行公益:义不容辞的责任 2014年12月6日,响滩镇龙角村小的师生们笑开了花,整个校园沉浸在节日的气氛里。汉嘉电气董事长王军带队回乡捐资助学—他购买了60套价值2万元的全新课桌捐给龙角村小学。王军说,这些年在外打拼,回老家看到龙角村小学,教室已是青瓦白墙,可孩子们用的课桌椅还是二十多年前的“古董”,他心理酸酸的,自然想为龙角村小的孩子们做点什么。龙角村小校门口到公路干道还有一段不短的泥巴路,每逢下雨,师生们都要遭遇泥泞之苦。见此情景,王军当即决定捐出5万元,委托当地村委实施路面改造并硬化,解决师生们的出行难。 龙角村的村支书齐书记还向笔者透露,王军还委托他帮忙统计一下村里的五保户、重度残疾人、特困户、贫困大学生的名单和数据,他要力所能及的帮扶他们。 南风乡东岳村一社的陈明智见到笔者时满含感激的泪水,不住地说:“王军董事长真是大好人啊,他是我们家的大恩人,没有他的帮助,我的闺女哪里还能读大学哟。”原来,陈智明的妻子多年前就已离世,留下两个儿女,家中全靠陈明智在砖厂上班养家糊口。几年前,陈明智在砖厂上班时,不幸腿部严重受伤,只能回家休养,家境极度贫寒。2014年,女儿陈桦考上西华师范大学汉语言专业,陈明智却再也无力送女儿读书了,陈桦的大学梦眼看就要破灭。他们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向县教体局求助。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军知道了陈桦等贫困生的信息,很快王军和陈桦结成“一对一”帮扶,陈桦本科期间的学费由王军全额承担。如果陈桦要继续深造,他还会鼎力资助。去年秋季陈桦上学之前,王军尽管在上海出差,仍在百忙之中抽空给陈桦账户上转入学费8000元。 …… 实际上,王军的善举远远不止这些。在他没有多少身家时,他已经在爱心大道上撒播阳光。王军说,刚到重庆打工遭遇困难时,他曾得到过亲戚、师傅、朋友的帮助,感受到“滴水相帮”会给予困境中人那种莫大的精神力量。他认为,一个人不必等待成功后才去参与慈善,我们每个人完全可以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这是快乐的事,更是一个企业家应尽的社会责任。王军用实际行动佐证了“仁商”的胸怀和气魄。 投资家乡:绿叶对根的情谊 2014年11月26日,重庆汉嘉电气与平昌县人民政府签订《高低压电气元件及智能产品生产项目投资协议》。在平昌计划分批投资3亿元,在星光工业园成立四川施迈电气有限公司,总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35000平方米,年生产各类电气元件10万件,产值2.8亿,创税5200万元。 2014年12月12日,王军与巴中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订《高低压成套电气设备生产项目投资协议》,在兴文新区计划投资1.2亿元,建成高低压成套电气生产设备线8条,主要生产高压开关柜、高压环网柜、低压配电柜、低压动力柜、电缆桥架、母线槽、计量箱、箱式变电站等高低压电气元件和智能仪器产品。 王军坦言,目前巴中、平昌的区位优势并非最好,但伴随巴中高速路网、铁路网的形成和机场的开工建设,巴中的后发优势将日益凸显,选择巴中投资一定是最明智的。 当笔者问及王军为什么还是要选择投资家乡时?他不假思索地说:“平昌的山水养育了我,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了我的根在响滩、根在平昌。回报生我养我的平昌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投资家乡当然是我天经地义的首选。”他接着说:“心系家乡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落实到行动上。我在兴文、平昌兴办的电气产业,一律招用本土的技术工和普工,我愿意花钱去培训他们,让他们掌握一门技术,在家门口就业,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带来福祉是我投资家乡的初衷。”同时,他也希望通过他投资巴中的举动,能带动更多的平昌籍成功人士为家乡的建设献计出力。
如今汉嘉电气早已奔驰在发展的快车道,产品畅销重庆九区十二县,并且汉嘉的产品还远销四川、贵州、云南等地,汉嘉电气已经成为提供输配电设备和系统解决方案的知名企业。 在王军看来,汉嘉电气才刚刚起航,他的终极目标是打造一家上市电气公司。步入2015年,汉嘉电气在“安全、品质、准时”的理念下稳健前行。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王军董事长的带领下,汉嘉电气实现“挥汉筑诚信,品质嘉天下”的美好愿景指日可待! 采访手记: 短短的几天时间,我目睹了王军董事长的点点滴滴,感受了汉嘉电气的神奇崛起,看似他在市场冲浪中演绎传奇,其实他的成功同样昭示我们: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一个辍学的山村小伙子,怀揣梦想上路,深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朴实道理,一直艰辛不言苦和累,咬牙坚持不放弃,柳暗花明铸辉煌。汉嘉的稳健运行,更得益于他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得益于他抓住客户需求搞创新;汉嘉的飞跃发展,靠的是精细管理明责任,靠的是人文情怀聚人心。更让人感动的是,王军董事长农家子弟的本色依旧--他依然那么低调谦和,他依然那么勤奋诚朴,他依然那么乐于助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