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平昌论坛   河南周口曾支持平坟者称愧对祖先:不复坟无处祭奠
返回列表
查看: 5763|回复: 3

河南周口曾支持平坟者称愧对祖先:不复坟无处祭奠

[复制链接]

88

主题

683

帖子

1490

积分

三级士官

鸽币
100 枚
银元
707 点
最后登录
1970-1-1
发表于 2013-3-23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河南周口曾支持平坟者称愧对祖先:不复坟无处祭奠2013年02月27日 04:18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更多 6人参与 0条评论
原标题:周口圆坟:魂灵安息人心安放

□平坟后,老王觉得“愧对先人”。父母的遗像在弟弟家中供放,他只要在家,几乎每天都要去拜一拜。他也常到早已变成平地的墓地,有时坐在先祖王文周的墓前,有时坐在父母的墓前,“先人在天之灵,一定会理解我的”。

□圆坟当天,不仅年轻人出动,部分腿脚不灵便的老人,也在家人的搀扶下,到现场鼓劲儿。就连个还没铁锹高的孩子,也拿着小铲往坟头添土。两个小时后,王家祖坟中166座圆锥形的坟包重新隆起,就像新起的坟一样。

□“要是祖坟保不住了,人和人之间的联系会不会淡化?”王家一名在外读书的大学生说,“长此以往,王家互相帮助、互相激励的局面也许就不存在了。”

这是一片呈扇形分布的墓地:最顶端是一座拥有300多年历史的古墓,埋葬着王氏家族的先祖王文周;古墓的正前方有条小径,王文周10多代子孙的166座墓穴,按辈份分布在这条被俗称为“阴街”的两侧。

但一眼望去,这片位于河南省太康县逊母口镇陶母营村的墓地又是新的。一座座圆锥形坟包上的黄土,丝毫没经过岁月的洗礼,透出新鲜的本色。一阵风吹过,松软的黄土随风而起,不仅给周边绿油油的麦田染上一抹黄色,还让栽在坟包间的松树沾上了灰尘。

10多天前,这里只有王文周墓孤零零一个坟包。去年,陶母营村所在的周口市展开“平坟复耕”工作,至少200万座坟包被平掉。王家祖坟未能幸免,除王文周的墓地外,其子孙的166座坟包,全部被王家人夷为平地。

农历腊月二十九下午,王家人自发将自己平掉的166座坟包重新圆起来,以迎接当地的“请神”、“送神”仪式。

“我们也知道圆坟不符合政策,可祭奠祖先总得有个地儿吧!不圆坟,我们到哪祭奠?”老王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解释说。作为王家辈分较高、说话有分量的人,他拒绝公开自己的名字。

带头平坟,自发圆坟

农历正月十五下午5点多,太阳已西斜。为了参加这个延续了数百年的仪式,60岁的老王特意换了件黑色外套,刷掉皮鞋上的泥点,还用清水洗了把手。他将黄纸、冥币、蜡烛和鞭炮拿到手中,出门上坟。冥币是面额“一亿”元一张的大票子,有一厘米厚。鞭炮是1000响的。

他家距离王家祖坟近一公里路。一路上,不时可见手拿黄纸、冥币的人,和老王打招呼。

王文周的墓靠近公路。这是一个圆锥状的大坟包,表面覆有落叶、枯草。墓前立有一块青石墓碑。老王在墓碑前蹲下,就着点燃的蜡烛烧着一沓黄纸。火焰冒起后,他把黄纸放在坟前,随手捡起一根树枝扒拉着,不时将一些冥币放到火中。袅袅青烟中,老王双膝下跪,双手伏地,磕了3个头。

一旁几个六七岁的孩子,亟不可待地拿起鞭炮燃放,“噼噼啪啪”一阵响。他们互相打闹着,等待着下一个祭拜的人到来。

按照当地传统,农历新年前一天的下午,各家要“请神”,意指将自己先人的魂灵请回家中;等到农历正月十五再将先人魂灵送回墓地,也就是“送神”。自1644年,王文周举家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迁移至此后,这个家族一直遵循这个传统。目前,王家人已经发展成100余户、400余人的大家族。

王家的墓地也很讲究。据在世的老人讲,从家谱上看,先祖在世时,为后人安排好墓地。凡是王家的男人,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在墓地里有固定位置。

老王父母的坟包就在扇形的底部,和周围其它坟包一样,都是新的。他跪在父母墓前,点燃红蜡烛,又做了一遍刚才的仪式。

“爹、娘,孩儿对不住你们。”他嘴里念念有词。

父母的坟包,是老王亲手平的,也是他亲手圆起来的。圆坟,俗话就是为坟培土,进行祭祀。在周口市的“平坟复耕”工作中,像老王这样有公职的人以及村干部,都被要求带头平坟。去年麦苗刚刚破土的时候,王家祖坟167座坟包中,有166座被王家自己人平掉。

平坟后,老王总觉得“愧对先人”。父母的遗像在弟弟家中供放,他只要在家,几乎每天都要去拜一拜。他也常到早已变成平地的墓地,有时坐在先祖王文周的墓前,有时坐在父母的墓前,唉声叹气一会儿。

“先人在天之灵,一定会理解我的。”老王这样自我安慰。

很长一段时间内,老王出门都“不想”抬头走路。曾有老人当面责问他:“你这个不孝子!我死了埋哪儿?”

直到临近春节,在外工作的王家人纷纷回到家乡。“国家说不让平坟了。”有人带回这样的消息。老王的女儿也告诉他:“报纸上说,从今年1月1日起,不能强制平坟。”

很快,老王就把证实过的消息告诉族人。这一大家子人开始议论,表示要在“请神”的时候,将先人的坟墓恢复。

农历腊月二十九下午,王家人拿起铁锹,到王家祖坟圆坟。据王家人回忆,当时不仅年轻人出动,部分腿脚不灵便的老人,也在家人的搀扶下,到现场鼓劲儿。就连个还没铁锹高的孩子,也拿着小铲往坟头添土。他们添的土,就是当初平掉的。

有人还发现,几个老人干瘪的眼睛中还含着泪。有老人甚至还拿着铁锹,颤悠悠地添了几锹土。

两个小时后,王家祖坟中166座圆锥形的坟包重新隆起,就像新起的坟一样。

不止王家在圆坟。王家祖坟附近的坟头,都陆续在那天下午隆起。有媒体报道,在拥有35万座坟墓的太康县,“一夜之间,至少半数平掉的坟头被圆起”。另据报道,周口市下辖的沈丘、商水、扶沟、西华等县,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发圆坟行为。

没有祖坟,这个家族不会这么有力量

农历正月十五下午,王家祖坟同样来了不少人。不到半个小时,这片占地大约两亩的墓地就聚集了100余人。其中有几个女人和小孩。按照传统,在“请神”、“送神”的仪式中,男人才是主力。

鞭炮声陆续响起,扬起阵阵黄土。老王的黑色衣服上,明显可看出一层灰。黑色裤子的膝盖处,挂着两块黄土印。

男人们烧完纸后,三五扎堆,聊天说笑。老王拿出随身携带的“帝豪”香烟,有人和他打招呼,他就给对方递一根烟。

“看看我们王家多兴旺。”老王笑着说。

当地风俗中,每年的清明节、农历十月初一、春节前一天及正月十五,都是祭拜先祖的时刻,也是王家人团聚的时刻。

尤其是清明节,“比春节都热闹”。这一天,王家的男人,几乎都要从各地赶回老家;嫁出去的女人,也大都会回到村中上坟。男人们在坟头互通有无,女人们多坐在坟头哭一阵,和亲人说些家长里短。

这场祭祀活动不仅仅是家庭聚会。在外边成功的王家人,几乎每次祭祖走后,都能带几个族人出去“闯世界”。从新疆回来的一个年轻人说,他就是被在新疆发展不错的族人带走的。现在他一年的收入将近20万元。

“我经常对儿子说,你看看别人家,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回来的时候开着小汽车。你好好学习,也能走出去,光宗耀祖。”一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年汉子说,“人都有一个攀比心理。清明节那天,是对儿子最好的教育。”

老王分析道,祖坟就像个标志,会形成一种“激励机制”:家与家比较、孩子和孩子比较,结果形成一股“向上的力量”。

据统计,自恢复高考以来,村里共出了近40名大学生。这个数字,相当于王家周边3个自然村的大学生人数的总和。而那3个自然村的总人数,是王家人数的3倍之多。

“要是没有祖坟,这个家族不会这么有力量。”老王很是骄傲。

一些王家人,还看到了祖坟一种“超验”的力量。

据老人回忆,在民国时期当地发大水,整个村子被淹,王家祖坟毫发无损。从此以后,祖坟对于王家人有了“灵验”。即使在平时,王家祖坟上偶尔也会有族人前去祭拜许愿。遇到儿子考大学、老人身体不好等事,都会打发家人到先祖的墓前祭拜。

“儿子读书时,我就常常去祖坟求保佑。结果我儿子就考上大学了。”王家一个中年人说。

老人们则希望“落叶归根”。兵荒马乱的年代,王家有人到外地逃荒,最后客死他乡。族人四处打听。当得知某人尸骨的下落时,就委派他的直系亲属接遗骨回家。目前,这片坟墓中,只有两人下落不明。他们的墓地位置就一直空着。

“我们家的人都在一起,谁也不能成为孤魂野鬼。”王家一名“应”字辈老人说。有一族人的遗骨,就是他去接回祖坟的。

老王一再说自己是个无神论者,但他也频频出入祖坟。哪座坟稍有点塌了,他就填点土;哪棵树的枝丫长得碍事,他就会剪掉;阴街上的杂草多了,他就会除掉。

“祖坟是王家的象征,每个王家人的根都在这里。我有义务看好它。”老王说。

我们不反对平坟,但祖先得有个安息的地方

暮色已来临,不远处的村庄开始燃放烟花。一盏盏红色的孔明灯飘起,与点点繁星,共同点缀着欢庆的元宵节。

王家祖坟一些坟包前的红烛一直点着。偶有微风吹来,烛光随风摇曳,忽明忽暗。虽然是墓地,可孩子们一点不在意。他们嬉戏着,偶尔捡到一两个未爆的爆竹,就趁大人不注意,点燃扔在大人脚下,吓得大人跳起来。

有人提议,共同给祖先磕头。于是,几十人就站在王文周墓前,摘掉帽子,为先祖磕了4个头。

过完这个节日,很多在外工作的王家人就要启程,奔赴他们工作生活的地方。虽然王家祖坟圆起来了,但是临近县再次“平坟”的消息,又让他们不安。

“要是祖坟保不住了,人和人之间的联系会不会淡化?”王家一名在外读书的大学生说,“长此以往,王家互相帮助、互相激励的局面也许就不存在了。”

“祖坟关系到家族的发展,王家人都不能袖手旁观。”一个在外地工作的王家人插话说。

本来,这个拒绝透露姓名的男子并不打算回家过年,父母跟着他一起生活。自“平坟复耕”工作开始后,他就一直打探祖坟的消息。当听说祖坟被自己人平掉后,他有些沉不住气,经常在网络上“发牢骚”。

他听说,邻村有人年前去世,这家人不敢请乐队,也不敢请客,“哭都不敢哭”,只能在晚上偷偷将亲人的遗体葬在自己的责任田中,也没有做明显标志。“这是什么事儿?”他气愤地说。

春节放假第一天,他就携妻带子回到老家,收拾出久已不住的老屋住下。虽然艰苦,但他认为“值”。

其实王家人早有行动。去年老王等人平祖坟的时候,他们刻意将先祖的墓碑挖出来,重新竖起。说这是文物,几经交涉,保住了王文周的墓。

那是一块立于清道光18年(1838年)的墓碑,“文革”时为避免破坏,王家人将其埋在地下。

平坟后不久,老王等几个村里的“元老”就商量,每一家至少出100元钱,重写家谱,并在先祖的坟前立两块新碑。这两块墓碑,将刻上王家所有男人的名字。目前,王家人已经筹集近两万元钱。

周口的“平坟复耕”工作开始后,至少在陶母营村,目前还没有建公墓。“我们不反对平坟,得给祖先一个安息的地方吧!”老王说。

王家人就想到建祠堂,把先祖的牌位请到祠堂供奉。这样,即使坟不在了,先祖有个落脚的地方。他们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村干部,但至今还没有答复。

“先这样吧,大不过再平掉,等清明节再圆坟。”老王笑着对大家说,“王家的魂不会散。”

官方通知:微信公众号搜索关注“游鸽网头条” 发送“拼车”立即找顺风车!!

87

主题

656

帖子

1437

积分

三级士官

鸽币
99 枚
银元
677 点
最后登录
2020-12-1
发表于 2013-3-23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汉民族的丧葬文化中,历来是“死者为大”,敬畏去天国的先人的。原来各宗族都有供奉闲人牌位的祠堂,一则可以提供后嗣去祭奠,曾经为家族拼搏的人们的亡灵,以寄托哀思,激励后彦努力完成未竟事业。另则还成为纽结一族人,维护伦理秩序的象征。
     当然,它也在政治风云中,被统治阶级所利用过,族权通知成为政权的附庸,也是较多的。然而,祖陵的存在,却极少被利用,而是仅仅成为先民的埋魂之所。掘墓是对死者和存者极大的侮辱,这是旧有的文化意识。所以伍子胥为雪恨才把仇敌的尸骨挖出鞭打,蒋介石才要派飞机去轰炸毛泽东的祖坟。
     今天,为了回复平原里的耕地,粗暴平坟,也是野蛮的体现,理当同意考虑那些亡灵的去处。目前重建祠堂是不客观的,因为金钱把社会搅得礼崩了坏,连村民自治法的落实中,都还没有见到几根村民民主意识的幼芽。何况毫无法权的宗庙祠堂呢,那会牛粪、鸡屎堆满。

官方通知:微信公众号搜索关注“游鸽网头条” 发送“拼车”立即找顺风车!!

80

主题

650

帖子

1416

积分

三级士官

鸽币
91 枚
银元
675 点
最后登录
1970-1-1
发表于 2013-3-23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掘墓是对死者和存者极大的侮辱,这是旧有的文化意识。所以伍子胥为雪恨才把仇敌的尸骨挖出鞭打,蒋介石才要派飞机去轰炸毛泽东的祖坟。

官方通知:微信公众号搜索关注“游鸽网头条” 发送“拼车”立即找顺风车!!

87

主题

716

帖子

1552

积分

三级士官

鸽币
97 枚
银元
739 点
最后登录
1970-1-1
发表于 2013-3-23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注重特点。

官方通知:微信公众号搜索关注“游鸽网头条” 发送“拼车”立即找顺风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收藏:9750 | 帖子:5万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举报电话:0827-6287373
巴中市游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办 川网文[2019]1267-079
特约法律顾问:四川百坚律师事务所 刘东律师 158-8272-1330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2601号
川公网安备51190002040064
川网文(2019)1267-079号
Copyright © 2012-2021 0827u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