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平昌人尤其是驷马人见过下图这一张油画,它的名字叫《父亲》,而绘画的画家叫做罗中立。但是,为什么这一张油画的备注会是《父亲》故里呢?这里面的故事可能绝大多数本地人都并不知道,但罗中立绘制本画的过程却堪称是一个传奇。
罗中立出生于1948年,是我国当代的著名油画家。也是现任中国当代艺术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油画协会副主席,在1997年被评为文化部百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而这一副《父亲》的油画,其灵感来源正是来自于我们平昌县。
罗中立和《父亲》
1965年,刚刚从四川美院附中毕业的罗中立主动下乡来到了平昌县(那时候还属于达县管辖)的深山之中进行教学任务。在当时,有很多和他一样来自大城市的学生站在学校的操场上,村长每喊一个学生的名字,就会有一户村民将其领走一起生活。
当时领走罗中立的村民,叫邓开选。而这位邓开选老人,正是油画《父亲》的原型。在邓家生活的这一段时间罗中立和邓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而这一段经历也成为了罗中立青年时期美好的回忆。
罗中立和邓家人的合照
1970年代后期,许多农民进城承担掏粪任务。他们为了争夺粪肥,经常守在厕所里,就这样还时而发生争斗。1975年除夕夜,罗中立在家附近的一座公共厕所看到了一个收粪的农民,这给罗中立造成了很大的震动。当时天很黑,又阴雨绵绵,那位农民显得孤立而又无助。
回到家中的罗中立马上画了很多关于收粪农民这样一个场面。他认为是又脏又臭的农民支撑着国家,农民才是支撑国家和民族的真正脊梁。
手稿
1980年,32岁的罗中立集合印象中邓开选老人的相貌,并结合掏粪农民的形态创作出了作品《收粪的老人》。经过不断的修改之后,确定名字为《我的父亲》。
而在当年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即将召开,这一副《我的父亲》也经过美协的审查之后送到了北京。当时,所有看过此画的评委都被感动了。但是在油画的名字上,评委吴冠中认为,作品表现的人物完全是我们上一代的父亲形象的概括,用“我的”太小了,应该把“我的”拿掉,就留“父亲”,就代表父亲那一代。
在1980年12月20日,经过改名的《父亲》击败了其他542件参展作品,荣获了当时中国美术界的最高荣誉——金奖!
这幅《父亲》被创作在一张高2米16,宽1米52的画布上,在金色背景之下老人显得是那么的栩栩如生。古铜色的面孔上,布满了沟壑般的皱纹。额头上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滑下眼角,那是辛勤的汗水,还是苦涩的泪水?
干裂的嘴唇,残缺的牙齿、稀疏的须发纤毫毕现。苍劲有力的双手捧着一只粗瓷茶碗,指缝中还残留着干农活留下的泥垢。他的眼神定定地望向远方,似乎闪烁着一丝光芒。
以上便是关于罗中立和这幅《父亲》的来龙去脉。但是不知道有一个细节你们是否注意到,在画上的这位老人左侧帽子下面,夹着一个奇怪的东西。那其实是圆珠笔。
当时的年代很特殊,在未定稿之前有批评家称这一幅画严重污蔑了农民的形象,并没有正确反映当代农民的真实形象。为了体现出当时的农民已经是有文化的农民了,于是罗中立在最后定稿时再添加了圆珠笔这一个细节。
可以说,这一副《父亲》是笔者所见到过的最有触动感的油画之一。再结合作品创作的背景,更是让人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