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体产业投资百万,脱贫摘帽后松劲闪火
恩阳区三星乡关蓬村是贫困村。2016年关蓬村在三星乡党委政府的规划指导下,流转土地200余亩,大力发展柑橘、中山桃和芦笋产业,成立了金杨、关棚两个专业合作社,打响了热火朝天的村集体产业发展攻坚战。
“当时大家热情很高,乡上的书记、乡长和其他部门的领导全都参与了放线、打窝、移栽等工作。”恩阳区三星乡关蓬村支部书记蒲秀富如此描述当时的盛况。
产业发展,离不开项目资金的扶持。据统计,2016年以来,关蓬村在集体产业发展中,共投入资金114万余元,包括贫困村产业发展项目资金、财政涉农整合资金、党员示范工程补助资金等,共种植柑橘(春见)120亩、桃树60亩、芦笋19.8亩。
有了村集体产业这块金字招牌和对每家每户的精准施策,关蓬村于2017年顺利脱贫摘帽,并时常出现在宣传报道中。然而脱贫摘帽两年后,昔日红红火火的关蓬村200亩集体产业展露出繁华不再、松劲闪火的衰败景象,柑橘、桃树大面积死亡,芦笋被群众挖去种了玉米。村集体产业现状与关蓬村当年栽种时的火热场面形成鲜明对比。
截至2019年,关蓬村集体产业在种苗、化肥、人工、土地流转费等方面合计应支出136.23万元,在花光政府投入资金后,目前还负债39.4万元,其中的土地流转费、民工工资已无力支付。
对此,恩阳区财政局局长谢非表示,上述案例充分暴露了脱贫攻坚过程中,乡镇脱贫攻坚财政资金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今后将建立健全扶贫资金管理制度,采用事前评估、事中监督、事后跟踪等方式,加大对扶贫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
“上述案例中,村两委存在主体责任,乡镇和帮扶单位存在挂包责任,区有关部门存在扶贫资金使用监督管理责任。”恩阳区委副书记、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副组长杨毅说,下一步将主动认领责任,采取有力措施减少财政资金的损失,同时将在全区范围内举一反三,查找类似问题,制定整改措施,争取早日整改到位。
外来投资助脱贫,落地遭遇“软障碍”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巴州区积极招引投资业主发展特色产业。2015年8月,在巴中经商的眉山人吴正玉通过平梁镇牵线搭桥,计划在该镇的凤谷村发展果园。“当时村支部书记承诺把村里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好,并提供相关服务。”吴正玉说。
村里给出的一系列优惠条件和实打实的承诺,让吴正玉坚定了投资的信心,很快便和平梁镇签订了投资协议,成立平梁镇吴氏李业专业合作社,种植李子树150亩。村里十多户贫困户流转土地并就近务工,平均每年可增收四五千元,村民们对此都很满意。
协议明确约定:“流转期满后,吴正玉退出时,园内的道路、房屋、鱼塘,用于凤谷村抵扣复耕费。”然而,时任凤谷村村支书马福德找到吴正玉,要求在合同中增加一笔土地复耕费。
为了果园发展,吴正玉以马福德妻子陈绍琼在园区务工为由,送给了马福德5000元现金。除了复耕费,马福德还示意自己帮忙办手续很辛苦,吴正玉只好以村支书马福德帮助完善合同为由,以误工费的名义送给了马福德2000元现金。
“土地正在流转使用,他却违背约定单方面提出增加复耕费,这是什么道理?”吴正玉有些想不通,他先向平梁镇副镇长朱兆国反映了问题,对方找到村干部谈了谈,事情却也没结果。无奈之下,吴正玉拨打12345市民热线进行投诉,回复得很好,实际上问题并未得到处理。
平梁镇镇长户毅表示,案例充分折射出平梁镇部分干部在“整治中梗阻、惩治微腐败”行动中存在走过场、浮在表面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现象,下一步将采取措施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惩治基层微腐败,将群众正当的利益诉求处理落实到位,既要治好病,又要除病根,当好群众的知心人。
市政府副秘书长、信访局局长张云清表示,如何处理好群众的信访诉求一直是信访工作的难点和痛点,党员干部要坚决落实中央、省、市委有关决策部署,坚决整治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进一步建立健全群众信访办件程序机制,真正优化全市营商环境。
生猪保险虚假投保,亏了财政肥了谁?
6月20日,全省政策性生猪保险保费补贴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动员部署会指出:严厉打击少数保险机构、基层党员干部和养殖户相互串通骗取套取财政补贴“腐败链条”。然而,这项惠农强农措施在
南江县大河镇却变成了摊派参保任务、保险公司套取国家财政补贴等乱象。
尽管明令禁止强制农民或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加农业保险,大河镇却向20个村分解了育肥猪和能繁母猪的参保任务指标,任务数最多的观音寺村,要求投保育肥猪2000头,能繁母猪90头。对此,不少村表示完不成任务。
根据2018年畜禽防疫档案显示,大河镇农户全年生猪存栏数仅有7003头,但农户参保生猪高达12493头,其中有5000多头是虚假投保。不仅农户散养生猪投保数量存在虚假,大河镇青坪村万利通生猪规模化养殖场生猪参保数量与养殖场实际生猪存栏量也大相径庭。
根据有关规定,在政策性农业保险中,乡镇负责监管承保;农业农村局负责审核数据;保险公司负责采集、审核、上报数据;财政局负责补贴资金监管和绩效评价。但真实情况却十分堪忧,南江县财政局在明知参保信息不真实的情况下,分两次向中华联合保险南江支公司足额拨付了财政补贴589244元。其中,保险公司因此获得财政保险费补贴10.27万元,承办大河镇生猪保险业务的政府工作人员符开鸿获利89561元。
对此,南江县财政局局长王才华表示,财政部门在生猪保险投保方面存在审核把关不严,损害了群众和国家利益。南江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将关口前移,主动作为,积极落实有关政策要求,为群众负责。
市财政局局长王良钊表示,下一步将会同纪检监察、财政、农业农村等多个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生猪保费清理专项行动,坚决打击将惠农惠民资金当成敛财工具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大走访”走过场,“大排查”泛泛查
今年3月以来,
通江县按照“县不漏乡、乡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的原则”,深入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活动,要求排查出“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切实加以整改。然而,通江县双泉乡这项工作却打了折扣。
走访排查有疏漏,填报问题不精准。双泉乡清溪村村民李绍清家住何家湾地质灾害滑坡隐患点,他家墙壁严重倾斜,只能用木棒支撑防止倒塌,因为滑坡,院坝也变得凹凸不平。在这次“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活动中,该乡村干部并没有到他家了解情况。调查组发现,清溪村共有农户377户,其中,贫困户65户、非贫困户312户,但非贫困户有200余户未走访。
双泉乡不仅在“大走访”中漏了户,在“大排查”中也出现了问题。2018年脱贫的重石村在排查台账中出现漏洞。与清溪、重石两个贫困村相比,非贫困村高岭村的上报问题就更多,台账上大多数都写着“住房问题”“安全住房不达标”等,却没有写明每一户的具体情况。在问题整改方面,双泉乡上报给通江县脱贫办农户“一超六有”的问题台账中显示:贫困户吴忠儒的“土坯房位于地质滑坡观测区,拟参加土地增减挂钩”,整改时间为今年4月。然而到今年7月上旬,早就交了两万元增减挂钩定金的吴忠儒和他的两个孙子,仍居住在地质灾害隐患点上的房屋内。
《双泉乡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工作方案》要求:各联村干部、驻村干部、驻村工作队、村社干部要形成合力,扎实开展大排查活动。但大多数乡联村干部却表示“不清楚”这些问题。不仅如此,面对“三大”活动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双泉乡副乡长、重石村联村干部王明生还认为,推进工作要靠上级督察组。
在节目现场,通江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通江县双泉乡相关负责人,通江扶贫开发相关负责人等均进行了表态和各个问题的剖析,其中双泉乡党委书记刘明当场表态:贫困户吴忠儒等人的新居主体将在8月底前完工,9月底前入住,如不能达成此目标他本人将主动辞职。
“大整改”闹乌龙,安全住房“被危房”
今年4月,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在全市全面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活动,查清问题短板,开展集中攻坚。但是,
平昌县南风乡大玉村开展的“三大”活动却是乱象频出。
刘菊珍是南风乡大玉村2019年新纳入的贫困户,家中的土坯房墙面有多处裂缝,部分墙体已倾斜,而且常年漏雨。按照市上开展“三大”活动的要求,要做到“全区域、全覆盖排查,不留死角、盲区。”然而,村上根本无人到刘菊珍家中排查走访。调查组发现,大玉村全村总共603户,实际排查走访仅263户。
该村不仅走访漏户严重,部分问题排查也是应付了事。在贫困户何兵武的调查表中,除了最基础的家庭成员信息有记录外,其余均为空白。同时,还有多份贫困户走访排查表连“一超六有”等关键信息都没填写。
在问题整改方面,大玉村更是花样百出,2016年大玉村贫困户何怀光家的房屋通过危房改造,安全住房得到保障,并于当年脱贫。结果“三大”活动排查问题明细表中,何怀光住房保障一栏中为“否”。于是,今年6月,南风乡再次对何怀光家的安全住房进行了危改。通过这次危改,何怀光家的房屋内外墙刷了白、厕所贴了瓷砖,特别令人费解的是,他家早已有了两口水缸,这次又新建了一口。
大玉村的问题并未引起南风乡党委政府的重视,上报给平昌县扶贫开发局后也没人认真把关,这些不实问题又上报给了市扶贫开发局。与此同时,在平昌县上报的全县问题台账中,各乡镇认定已脱贫户安全住房无保障的理由花样百出,比如“无案板”“无碗柜”“未装修”“堆码杂乱”等,甚至有的什么都没有填写,就给出了相关结论。
平昌县委副书记、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副组长何金虎表示,将对调查组反映的问题本身进行深入调查,举一反三,全面排查此类问题,制定措施,加强检查力量,确保“三大”活动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