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空城旧梦、 于 2014-10-20 18:01 编辑
老街东段系列 平昌老街记忆(上) 老街即是指平昌县城临江的古老石板街道,一字长街,弯弯曲曲,长约两公里,沿通巴河延伸。石板路,吊脚楼,陡梯坎,青瓦房,河上波光潋滟,河岸绿草茵茵,这成了老街的全部记忆。老街建设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历经兴衰,现有建筑大多是明清时候建造,古色古香,别有情趣。 我自小在老街长大,儿时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快乐的记忆。七十年代末期,新街还没建设,老街依旧繁华。一到夏天,江口镇的伙伴们在巴河游泳,在大桥下打水仗,在新华书店偷书看,在川剧团楼上看涨洪水,甚至翻越电影院的围墙逃票看电影,最后在百货公司楼上上窜下跳打群架。记得儿时的10多位伙伴从人民街打到文化街,负伤的不少,回去挨父母打的也不少。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八十年代后,新街建设如火如荼,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新街成了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老街凋零下来,但它的繁华与热闹却定格在了历史这一瞬间。
老车站、照像馆 八十年代前,全县的交通不算发达,照张像也不太方便,位于临江路东段的平昌县老车站和平昌县照像馆,便是全县的交通枢纽中心和唯一的一家国营照像馆。一到节假日,平昌县老车站人山人海,热闹非凡。通往达县、巴中的班次一天一到三班,车票记得是3.4元和2.8元一人。通往区乡的班次更是少得可怜,如驷马、得胜、镇龙、响滩、西兴、白衣每天仅有一班。车很破,车速很慢,记得那时从平昌到达县大约要5、6个小时,赶到达城多半是伴晚时分。 节假日的平昌照像馆比过年还热闹,三层楼的影楼当然没有现在这般气派,但它是平昌人民精神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所以它成了人们追求美、追求记忆的向往之地。当时在这里照像要开票、要排队,记得照一张像的价格是五角,照相机师傅手中的照相机以海鸥、珠江等牌子为主。每层楼的镁光灯闪个不停,夫妻、子女、老人,在这里均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王家嘴 王家嘴位于老街东段,通巴河交汇处,是老街的起点,因水码头出名。解放前是上通通巴、下至重庆的水路交通集散地,最高峰时巴河岸边停靠商船数百艘。解放后,随达广公路贯通,水路凋零,王家嘴的水路交通仅作短途客货运输。七十年代末期和八十年代初期,县政府每年要在河上搞赛龙船活动,来自全县各地的赛龙队在巴河上穿梭不停,河岸上总是站满面了人,吆喝声此起彼伏。小伙伴们则在河边沙滩上打沙仗,在渔家船上烤鱼吃。平昌大桥完工前,从达县、巴中、广元来的汽车在王家嘴码头上屯船,往返巴河两岸,一辆辆汽车排队过河,蔚为壮观。 七十年代前,王家嘴沙滩还是枪毙犯人的刑场,在我记忆中,看热闹的是人山人海。老街居民都涌出来看,挤满了王家嘴的上下梯坎,更多的从临河的窗户伸出了脑袋。记得有一次沙滩枪毙犯人,我们人小胆大,走近观看,可以看见犯人面向河面跪下,脸无血色。一个叫“何老派”的公安人员从腰中打开枪盖,掏出“二十四响”盒子枪,对准犯人后脑就是一枪,犯人向前栽倒,身子蜷成一团,脸冒热气,痛苦痉挛。“何老派”再补一枪,犯人微微动了动,在剧痛中断了气。生于六、七十年代的人,一定还记得这样的场景。
巴河渡 1975年前平昌没有大桥,往返通、巴河两岸的居民主要靠木质渡船,有名的就是巴河渡,也叫平昌码头,位置在老街新华书店的梯坎下,有100余级石阶通往河边。码头对面就是平昌酒厂。 每到清晨,河边码头挤满了人,赶船的多半是老街到对岸酒厂、粮库、造纸厂、棉胎厂、食品公司等单位上班的居民,也有河对岸挑菜上街来赶早市的农民。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记得那时坐一次渡船过河只需要2分钱。 这里留下我们儿时最丰富的记忆,游泳、玩耍、堆沙子、捏泥人、捡“二煤炭”(烧过的炭渣)。一到夏天,河中便挤满了人,晚饭后的老街居民都要到河中洗澡、洗衣、挑水、嬉戏,看着夕阳在金宝冠山上落下,晚霞在天空变幻着五彩缤纷的色彩。 然而一年中,让人最难受的是巴河涨洪水。汹涌的洪水漫过码头,漫过梯坎,淹没了临街居民的底楼,淹没了新华书店临河的库房,也淹没了我们儿时的童趣。洪水过后,码头覆盖淤泥,清扫十分艰难。我们在淤泥中寻找洪水冲落的物品,每每寻到不少毛主席像章、语录、图书、钱币、铁器制品等,大多是从新华书店库房、居民家中冲出来的。
国营食堂 国营食堂是计划经济下的国有垄断企业,属平昌县蔬菜饮食公司。那时有国营一食堂、二食堂、三食堂、车站食堂,分别设在老街东段、中段、西段以及车站,生意火爆,是人人羡慕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在计划经济年月,只有从事国有餐饮行业的服务人员,才不会饿肚子。 计划经济下的一切均凭票供应,非农业户的口粮都由国家定量供应。如到平昌粮店买米每人每月不得超过14公斤(兼配三分之二杂粮),每斤0.138元;猪肉每人每月不得超过半斤,每斤0.68元(那时最羡慕到食品公司工作了,因为有猪肉吃)。其它香烟、白糖、布匹、煤炭等都是计划供给。当时生活困难,能在国营食堂工作,近水楼台可想而知。 我有一姨就在国营食堂工作,至少在我下馆子时,在生活上给我带来了些许方便和照顾。米饭可以多盛一点,油珠多一点,肉片也可以多一两片。
老街巴河河堤
老街河对面的砂石场
王家嘴码头
码头边的铁皮船
临河住房被拆掉的老街
原来的县烟酒公司门市部
消逝的老街
老街理发店,曾经的记忆
老街百货大楼
百货大楼
县新华书店
标语
百货公司和新华书店外景
老街汉中路
老街望平昌大桥
县公安局
县川剧团
破败的老街
老街和新城区
川剧团又名小桥湾
文物保护
川剧团大门,已无剧场影子
剧场后的大树
川剧团的售票窗口
川剧团的二楼
河堤和涵洞
远看川剧团门楼
在老街上看金宝山
红军石刻标语
去往平昌新城区的小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