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平昌论坛   平昌三名小学生 研究“生物农药”获国家大奖
返回列表
查看: 11309|回复: 3

[新闻] 平昌三名小学生 研究“生物农药”获国家大奖

[复制链接]

222

主题

303

帖子

1146

积分

三级士官

鸽币
222 枚
银元
620 点
最后登录
2019-1-1
发表于 2014-9-15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QQ截图20140915112609.png

        扁竹根,生长于我市的一种普通植物,对于众多市民而言它就是一种绿化植物、中药甚至是杂草。但是平昌一所乡镇小学的3 名小学生却发现了扁竹根作为“生物农药”的潜在可能,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利用课余时间研究这一课题。最终凭借他们的研究,在全国中小学生最高等级的青少年科技大赛中斩获一等奖,为四川省争得了荣誉,也为我市在此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这些小学生和他们的老师到底做出了什么样的研究?

    割草出灵感扁竹根为啥不被虫咬

         8 月25 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国家发改委等主办的第29 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北京落下帷幕,平昌县得胜小学张金诚、冯庚、陈鹏飞三位老师辅导学生吴青蓉、蒲筱、何松霖利用扁竹根液驱杀蔬菜虫的研究,在大赛竞争最为激烈、含金量最高的科技创新竞赛组别中斩获最高奖级的一等奖。

         作为国内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这一成绩是我市在该领域的最佳成绩。在本次大赛竞赛组别中,全国共有59 个中小学课题被评为一等奖,我市是全国3 个生命科学类一等奖之一;全省在此组别的3 个一等奖中,得胜小学是唯一的小学代表队,其余两队来自成都七中。

        得胜小学的研究课题到底有何独特之处? 从日常的植物中发现了可用作生物农药的可能,或许解决了传统农药的残留问题,或许这是课题被国家级权威专家们认可的关键。

        扁竹根又叫蝴蝶花,生于山坡较湿润的草地、树林下或林缘草地,是一味治病的中药,也因生命力强常被用于园林绿化。同学们是怎样发现扁竹根液能够驱杀蔬菜虫的呢?

       近年来,食物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辅导老师张金诚说:“ 扁竹根液驱杀蔬菜虫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可以保护环境和人类的身体健康。”

       参与研究的学生蒲筱说:“ 2013 年3 月的一个周末。我和同学在给牛割草时,发现屋后一片扁竹根林长得非常茂盛,就准备割一些回去喂牛。割好后发现这些扁竹根没有被虫咬,我们觉得很奇怪就跑去问张金诚老师。了解到扁竹根可以入药治病以后,我们就想可不可以用它来预防蔬菜虫呢?”张金诚马上意识到这是指导学生们科技创新的一个好机会,他说:“ 你们的想法很有创意,但是你们必须通过做实验来证明。怎么办呢?就把扁竹根做成扁竹根液,喷在蔬菜上,通过长时间的观察与没有喷扁竹根液的蔬菜做对比实验,看结果怎样。”

      “不务正业”被嘲笑最终登上最高领奖台

        在学校及老师的推动下,2013年6 月中旬,三个小家伙在三位老师指导下开始了实验,“ 我们先采摘扁竹根,洗干净后拿到学校的科技实验室里,先用剪刀将扁竹根剪成小节,再将小节捣碎取汁,然后倒在塑料小桶和泡盆里,最后加水密封泡15 天左右。”9 月11 日,晚报记者在实验室里看到了正在浸泡中的扁竹根液,颜色淡黄,散发着刺鼻的臭味。

        学生们说,这个“试验田”就选在冯庚老师自家的菜园里。去年7月6 日到8 月9 日,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分别对菜地里的萝卜、白菜、辣子、包菜做了三次对比实验,实验时间正值酷暑,孩子们每天都要穿梭在菜地里进行观察,离“试验田”最近的吴青蓉说:“我想快点知道结果,很多时候都是一天往田里跑好几次,邻居跟小伙伴都说我不好好读书,成天在菜地瞎折腾,不务正业。”另外两位同学也在实验期间遭到了小伙伴们的嘲笑,加上扁竹根液体太臭,每次接触后用肥皂洗好几分钟都还有味道。

        孩子们想过放弃,指导老师的鼓励让他们又坚持了下来。1 个月的不间断观察表明,扁竹根液不仅能够预防蔬菜虫,还能使蔬菜长得很茂盛,对蚜虫驱杀作用最强。后来老师又引导学生们进行了残留实验,初步发现扁竹根液的残留时间最长为10 天。这表明扁竹根液完全具备成为无残留、无公害“生物农药”的条件,可在蔬菜、水果等农业领域投入应用。

        经过多日整理,《扁竹根液预防蔬菜虫的初步研究》整理成册,先后通过平昌县、巴中市的评选;今年4月,四川省第29 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落幕,该课题大获全胜,不但喜获一等奖,还获得“生物创新奖”和“科技英才奖”,并代表四川申报第29 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参赛。

        今年8 月20 日,3 位老师带着3位同学飞往北京,参加全国第29 届科技创新大赛。按照大赛规则,研究课题的发现、过程、成果等环节必须由学生现场向8 名国内顶尖专家组成的评委答辩,并现场回答评委的相关问题,在获得评委肯定后才可能获得二等奖以上的奖项。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最终获得了最高等级的一等奖。何松霖告诉记者:

     “这次我们算是见大世面了,能够见到那么多全国各地优秀的同学,还拿到了第一名,感到很开心。”吴青蓉说:“这次比赛丰富了我们的上台经验,以后遇到这种场合我也不会怯场了。”蒲筱说:“通过这次比赛我们学会了团队合作,也学会了在没有父母和老师的帮助下独立去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坚持。”

      获奖非偶然老师曾引导学生破解当地“神树”

      “课题不是碰运气碰上的,而是长期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善于逆向思考的结果。”能够有这一成绩,指导教师至关重要。作为全国模范教师、四川省特级教师,任教37 年的张金诚老师在20 多年前已经注意引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并屡有斩获。“90 年代初,我发现写粉笔的木质黑板依据天气的不同,黑板上的粉笔字就不同。如果黑板容易擦干净,那么明天很可能是晴天,反之则可能下雨,我引导学生参与观察后写出的‘看黑板识天气’,被《少年百科知识报》收录,这让我萌发了引导学生观察自然、开展科技创新的念头和激情。”

        在发现农民向农田施加碳渣后,张金诚引导学生在一年的时间内,分别用红薯和土豆开展种植对比实验,发现施加碳渣的果实又大又光滑,从而发现了碳渣有改变土壤酸碱度、加氧的作用。2006 年,相关课题“蜂窝煤驶进农田的初步研究”获得四川省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2011 年,了解到当地出现了一颗树干上长有其他树种的青冈树被当地村民视为“神树”后,学校老师组织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经过长时间观察破解了“神树”的奥秘:该树粗糙的树表残留大量鸟粪,长此以往,鸟粪中的植物种子就地发芽生长,最终形成树上有树的奇观。《青冈树上长灌木之谜》获得当年四川省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2012 年,“五朵云剂驱杀蔬菜虫的初步研究”获得四川省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生物创新奖、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正是这次的获奖,让他在引导学生开展扁竹根液的研究中得心应手,张老师希望,他和学生们的研究成果能够得到推广和应用。

        得胜小学校长李建国说,“引导学生对身边事物进行观察,开展研究。激发了学生探索自然、学习知识的兴趣,从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中寻找闪光点,予以充分鼓励并引导,就在学生心里埋下了探索科学奥秘的种子,在不同的阶段能够结出硕果,这与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方针是一体的。”


官方通知:微信公众号搜索关注“游鸽网头条” 发送“拼车”立即找顺风车!!

482

主题

1543

帖子

4900

积分

三级士官

鸽币
491 枚
银元
2856 点
最后登录
2024-1-4
发表于 2014-9-15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那个东西部是有毒满?

官方通知:微信公众号搜索关注“游鸽网头条” 发送“拼车”立即找顺风车!!

0

主题

13

帖子

30

积分

县城贫民

鸽币
0 枚
银元
17 点
最后登录
2014-9-17
发表于 2014-9-17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官方通知:微信公众号搜索关注“游鸽网头条” 发送“拼车”立即找顺风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

帖子

155

积分

上等兵

鸽币
0 枚
银元
138 点
最后登录
2015-11-22
发表于 2014-9-17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越南
点个赞,多观察,多思考,就有发明创造!

官方通知:微信公众号搜索关注“游鸽网头条” 发送“拼车”立即找顺风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收藏:9748 | 帖子:5万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举报电话:0827-6287373
巴中市游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办 川网文[2019]1267-079
特约法律顾问:四川百坚律师事务所 刘东律师 158-8272-1330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2601号
川公网安备51190002040064
川网文(2019)1267-079号
Copyright © 2012-2021 0827u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