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9月6日,市文联主席阳云、市作协副主席张万林、市文联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岳鹏在平昌文化局局长白能国、文物局副局长周丽萍的陪同下,到小宁城调查走访。
小宁城考述 彭从凯 【题记】 2012年7月21日,笔者到平昌县江口镇(原荔枝乡)杨柳村考察宋末抗蒙遗址小宁城,同行者何东明、倪海平、杨志军、何浩铭,当地村民杨希浩主动为向导。2013年3月20日,笔者再次对小宁城遗址进行了实地踏勘和论证,同行者匡亚、何东明、肖贵廷、魏文明,村民杨志育为向导。考察中,对数据的采集使用的是CEM华盛昌LDM-70激光测距仪,对影像资料的采集使用的是CANON5DⅢ专业相机。 十三世纪,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凭藉着强悍的蒙古骑兵,克西夏、灭金、败宋、降西域,铁蹄踏遍俄罗斯,骄横不可一世。然而,踏遍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南征途中在四川地区受阻长达五十余年之久,使“先取全蜀,蜀平江南可定”[1]的战略无法实现。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四川军民之所以能抗御蒙古铁骑的进攻,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采取了“依山筑城,恃险拒守”的方针,构筑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如臂使指,气势联络”[2]的山城防御体系。在这个防御体系中,沿通江、巴河流域创筑的得汉城(通江县境内)、平梁城(巴州区境内)、小宁城(今平昌县境内)等,在整个抗击元蒙贵族的战争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小宁城位于今平昌县江口镇(原荔枝乡)杨柳村,北纬31°34′58.86″、东经107°9′6.60″,海拔为273.2米(以东门山麓平昌至镇龙公路路面为测量点)。据《宋张实小宁城题名记》、《谭渊修小宁城题名记》记载:小宁城始建于淳祐五年乙巳(1245),竣工于淳祐九年己酉(1249)。其城“高出河面300米,东西长1000余米,南北宽800余米,四周绝壁,三面环水。东有小径通山顶……东南西北四门城楼悬空。城中建衙门、庙宇、钟楼、寨栅、校场、炮台、仓厫。在城外的稳峰、石城、卧虎山、吕家梁、新四坪等关隘建寨设防,城东北设渡口,白垭口设小镇……”[3] 一、创筑小宁城的历史背景 蒙古灭金之前,南宋和蒙古的关系基本上是友好的,而且还出现了“使宋假道”以灭金的短暂合作。史载:宋绍定五年(1232)十二月蒙古“遣使王檝赴襄阳(湖北襄樊),与宋京湖制置使史嵩之议对金夹攻,许以灭金之后,以黄河以南地归宋”[4],宋派孟珙率兵2万、运粮30万石前往会战。宋端平元年(1234年)宋、蒙联兵灭金之后,蒙古统治者却不履约,只划了陈、蔡二州东南地区给宋。宋乃派兵接收三京(开封、洛阳、商丘)之地,被蒙古军队打败。于是,蒙古统治者反过来指责宋方破坏盟约,并以宋接收三京为借口,于是年七月“遣达海绀卜征蜀”[5],次年(宋端平二年)春,窝阔台汗又派遣次子阔端率军攻蜀,第三子曲出率军攻襄阳,正式发动了对南宋的战争。宋端平三年(1236)十月,蒙古攻下成都,占领了蜀中大部州县,不久又全军撤出。宋嘉熙四年(1240)和宋淳祐元年(1241)又两破成都。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于宋淳祐二年(1242)任命余玠为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余玠以“自许当手挈全蜀还本朝”[6]的抱负,在局势十分严重的情况下赴任。余玠到任之后就贴出招贤榜,“集众思,广忠益……欲有谋以告我者,近则径诣公府,远则自言于郡,所在以礼遣之……”[7]在认真调查研究之后,他总结了四川各地结寨自保的经验,决定了“皆因山为垒,棋布星分,为诸郡治所,屯兵聚粮为必守计。”[8]于是,四川各地迅速响应,纷纷筑城修寨,出现了许多山间壁垒。也就是说在四川境内布下了许多战斗据点,以屯兵、积粮、保民、战守,各据点之间相互声援,又以各通航河流或官道为联络线,点线结合,构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防御体系,这对遏制蒙古军队(尤其是骑兵)的攻扰,坚持长期抗战,起了很大作用。 二、小宁城创筑的自然地理条件 小宁城的自然地理条件体现了余玠在四川构筑山城寨堡防御体系的主要特点,即恃险凭夷、控扼要冲、交通方便、利于攻守、水源不竭、粮秣有继、就地取材、修筑便利。 1、小宁城山势险峻,三面环水,易守难攻,占有得天独厚的的战略位置和地形条件。据清朱锡谷编纂《巴州志》中记载:小宁城“三面环水,尤为阻险可持……城为淳祐己酉谭渊所筑,先平梁城二年……前后有大宁、小宁二滩,周匝环绕,四周悬岩壁立,高十余丈,水周其下,仅一径可通,宽仅数百步,两旁峭削亦高十数丈,真天险之区。”[9] 笔者现场考察,《巴州志》的记载形象准确。小宁城三面临荔枝河,河面宽阔之处有120余米,窄狭之处也有90余米,水深不见底,其前后有大宁、小宁二滩,唯东面有一径可通。城分子午两城。外城为午城,四面悬崖如斧切刀削,岩高在20——35米之间,环围约3000余米。内为子城,依山就势而建,岩高在5——17米之间,环围约1500余米。子午两城均有东南西北四门,子城之门已尽毁,唯午城之东、西、北三门尤存,门皆用就地开取的青石砌成,每石大小不等,大者长2米、宽0.39米、高0.35米(西门),小者长0.69米、宽0.37米、高0.5米(东门)。 东门(朝阳门)为平顶,门墙宽2.4米、高3.4米,内门宽1.45米、高2.09米。午城东门外有瓮城,上有“王李忠小宁城瓮城题记”石刻一幅,门刻俱毁。西门为拱式弧形顶,门墙宽3.46米、高3.8米,内门宽2.02米、高2.09米、厚2.43米,拱门内有“谭渊修小宁城题名记”石刻一幅。北门(重禧门)为平顶,门墙宽4.5米、高2.7米,内门宽1.48米、高1.85米、厚1.919米。距北门50余米处,有圈门一道,门墙宽7.48米、高3.68米,内门宽1.90米、高1.47米、厚2.34米。南门已毁无从考证。 城墙和城门的构筑均因势利导,依山就势,灵活规划,凭险而建,坚固实用与威严壮丽并重。谭渊等还在“离城十多里的小宁山、稳峰山(今碗山)、石城山、卧虎山(今大山寨)、吕家梁、新四坪等险要之地建寨,使小宁城处于东南环山,西北阻水的地理优势,形成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10] 2、小宁城内有相当数量的土地可供耕种,水源充足,后勤保障条件较好。据杨柳村村支部书记胡金余、村民杨希浩、原杨柳村2社社长杨志育介绍,笔者实地查核,小宁城内现住居民42户180余人,有土地600余亩,其中可耕地面积245亩。城内有古井两口,水量充沛,冬暖夏凉,至今还是村民们生活的主要饮用水源。城下三面临河,资源丰富,四季可渔,漕运方便。这些不仅可以供给驻军,战时还可以迁徙部分避难的百姓居住。 由于小宁城的构筑,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使得这一带的手工业、农业、商业、文化、教育兴盛起来,还出现了“九年垭、荔枝溪、蒙子垭、草庙子等五个小场店,生意兴隆,小商小贩终日可见。银匠、铜匠、铁匠、讲书卖唱者到处皆是。”[11]由此可见,小宁城军民依恃山水之险,亦战亦耕,不仅可以自给自足,而且利于长期坚守。 三、小宁城在抗元斗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余玠自宋淳祐二年(1242)出任四川制置使,先沿长江,后逆长江各支流北上,建筑了20个成体系的山城。据袁庭栋著《宋末四川的抗蒙战争》记载:“这个体系的后卫线以四川制置司所在地重庆城为中心,以嘉定凌云城、合江神臂城、万县天生城、奉节白帝城为两翼。前方线则以合川钓鱼城为中心,由会注于钓鱼城下的嘉陵江以及嘉陵江支流沿线的多功城、青居城、运山城、大获城、得汉城、小宁城、平梁城、大良城、铁峰城、沿沱江流域的云顶城所组成。”余玠治蜀期间,先后于宋淳祐五年(1245)创筑巴州的小宁城(今平昌县境内)、淳祐十一年(1251)创筑巴州的平梁城,形成了“西有平梁,东南有小宁,两城屹然,实为州境保障。以此见前人创造之功所利赖者远矣”[12]的格局。有了后方根据地,余玠任主修小宁城的谭渊为“利东路马军副总管”、“权知巴州”[13],自已亲率中军“北伐”抗拒元蒙之军。 由此可见,小宁城是余玠所构筑的山城防御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宋元钓鱼城之战中,他与通江的得汉城、巴州的平梁城、合州的钓鱼城、渠县的礼仪城等十数城互为犄角,对遏制蒙古军队(尤其是骑兵)的攻扰,坚持长期抗战,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小宁城题刻考辨 据史料记载,小宁城内有题记石刻三幅,即《王李忠小宁城瓮城题记》、《谭渊修小宁城题名记》、《宋张实小宁城题名记》,除《王李忠小宁城瓮城题记》因城门毁没不可考外,其余两幅题刻均依稀可辨。但不知何因,在历代史志典籍的记载中多有错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题刻也会风蚀泯灭不可考证,到那时后人便无从辨其真伪了。于是,笔者两次到现场,并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踏勘求证,现将考察辨析及笔者己见列于次。 1、关于《王李忠小宁城瓮城题记》。据清《四川通志·舆地·古迹》(卷五十一)中记载:“(李忠小宁城瓮城题名记)成忠郎利路将充御前分屯利张前军统领部辖军马渠州捍御王李忠。”[14]据清朱锡谷编纂《巴州志·小宁城图》中记载和笔者实地考证,小宁城只有午城的东门外建有瓮城,现瓮城已毁,其踪难寻,题记石刻亦不可考。目前所见资料的记载皆与嘉庆《四川通志》的记载相同。 2、关于《谭渊修小宁城题名记》。此石刻位于西门内拱式弧形顶部,因年代久远,城门废弃,荒草灌木丛生其上,使得字迹风蚀变形模糊不清,已有多处无法辨认。据清《四川通志·舆地·古迹》(卷五十一)中记载:“(谭渊修小宁城题名记)皇宋淳祐己酉孟秋吉日,武显大夫知东路马军总管权知巴州军州事节制军马任责城壁垣御边西谭渊创建。”[15] 通过现场踏勘考察,并利用专业相机对石刻进行了拍摄和高清录像,然后通过电脑放大,进行甄别、对比,笔者认为《谭渊修小宁城题名记》的内容应是:“□□□□□□皇宋淳祐己酉孟秋吉日,武显大夫利东路马军副总管权知巴州军州事节制军马任责城壁土旱御边西谭渊创建。□□□王成、杨仲午。” 3、关于《宋张实小宁城题名记》。此石刻位于西门左侧100余米的崖壁上,字大如拳,清晰可辨。据清《四川通志·舆地·古迹》(卷五十一)中记载:“(宋张实小宁城题名记)宋淳祐乙巳制置使余侍郎遣都统张实总师城巴,为兴复之基。主兵监修总管:刘汉立、谭渊;钤辖:张虎臣、陈兴;路分:曾友端、权旺、崔舜臣、刘成;路将:刘文德、徐昕、安忠、巩琦、孟俊、徐立,拨发豪寨:王成、汪仲、李德。”[16] 笔者通过现场辨别,认为《宋张实小宁城题名记》的内容应是:“宋淳祐乙巳制置使余侍郎遣都统制张实总师城巴,为兴复之基。主兵监修总管:刘汉立、谭渊,钤辖:张虎臣、陈兴,路分:曾友端、权旺、霍舜臣、刘成,路将:刘文德、徐昕、安忠、巩琦、孟俊、徐立,拨发壕寨:王成、汪仲、李德。” 至于2001年版《巴州志校注·艺文志》题名目中将“谭渊”误记为“潭渊”、“权旺”误记为“权盱”、“霍舜臣”误记为“崔舜臣”;2006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巴中名胜·古城寨遗址》小宁城条中将“路分:曾友端”误记为“路分首:友端”,则不足为信史。 4、关于北门圈门题名记。距午城北门内右侧50余米处,有一道弧顶拱门,当地村民称之为“圈门”。在2013年3月20日的考察中,笔者于北门圈门拱顶内发现了嘉庆《四川通志》、道光《保宁府志》、《巴州志》、民国《巴中县志》上都没有记载的石刻题记。题记为竖刻,分左右两行。因此门为防御体系中外城门失守时的退守之门,其内门高仅有1.47米,人只能躬身而行,摩擦磨损,加之年代久远,字迹风蚀脱落,多处残损模糊。笔者通过现场考证,然后将图像通过电脑放大,辨识、甄别,仅得其大概:右行内容为:“成忠郎利路路将充御前分屯制□前军统□部辖军马渠州捍御王□忠” 。左行内容为:“皇宋淳祐辛亥仲冬吉日,武功大夫利东路马军副总管□□知渠州节制屯驻□□军马□□□□”。 据此,笔者大胆推测:东城瓮城门内的《李忠小宁城瓮城题名记》,有可能是嘉庆《四川通志》编纂者常明等将圈门题刻误记为瓮城题刻。 五、现存北门、东门重建年代及原因蠡测 小宁城现存城门中,只有午城西门、北门圈门系宋末所建,其形制皆为拱形弧顶,门洞弧顶均有宋代题刻。现存午城北门、东门已非《宋张实小宁城题名记》中所载的由“制置使余侍郎遣都统张实总师城巴……主兵监修总管刘汉立、谭渊”所建。根据记载:北门补修于“大清嘉庆二年丁巳之冬”,即嘉庆二年(1797)冬;东门重建于“咸丰庚申前三月”,即咸丰十年(1860)三月。所谓“前三月”即“润前三月”,咸丰庚申是农历润三月,按中国古代历法,人们习惯把润月的第一个月称为“前×月”,后一个月称为“后×月”。其形制皆为平顶,门楣均有题刻记其事。 关于北门、东门毁坏及重建原因,所见史料没有只言片语的记载,现场考察也难觅其踪迹,笔者斗胆作如下推测: 1.现存北门重建原因。小宁城现存午城北门已非宋末谭渊所创建,而是于“大清嘉庆二年丁巳之冬”重新“补修”(现存北门门楣石刻)过的。 北门损毁的原因已无从考证,但补修的原因却是清嘉庆元年(1796)川、陕、鄂的白莲教起义。史载:清仁宗嘉庆元年(1796),“湖北、四川、陕西白莲教徒焚香起兵,时征苗军兴,各地失业之民无以谋生,多投白莲教,势遂更炽。清政府分别剿击,此灭彼起。”[17]嘉庆二年(1797),四川“达州徐天德,东乡(今宣汉)王三槐、冷天禄,巴州罗其清,通江冉文俦。天德、三槐等合陷东乡,踞张家观;其清踞方山坪,文俦窜王家寨,图据周家河,梗运道,且乘间与张家观合。”[18]此时,四川地区共有白莲教军十余支,各有数千之众,“概以白巾裹首”,分别占据山区险要,筑垒防守。九月,襄阳蓝号张汉朝经老官庙攻通江城,城陷,杀死县令涂陈策,烧毁县署、粮仓。九月十八日,罗其清、冉文俦与官兵战于尖山坪,“贼三路来袭,官兵溃,游击王相龙阵亡,遂据州城,屠戮军民六百余人,于严公祠,演戏十日乃去。更陷仪陇,转犯营山……于是州属失望,各保一方……何瀛州守小宁城寨……乡村各倚洞寨自固。”[19] 据此,笔者推测:由于白莲教义军的迅猛发展和声势浩大的攻击,小宁城守将何瀛州于嘉庆二年(1797)冬补修了损毁的小宁城午城北门。 2.现存东门损毁及重建原因。 小宁城午城东门有可能毁于清嘉庆年间白莲教起义。史载:嘉庆元年(1796),川、陕、鄂白莲教徒焚香起兵,攻城掠寨,其势不可阻挡。为有效打击白莲教军,嘉庆四年(1799),仁宗帝任命勒保为经略大臣,统一指挥川、陕、楚、豫、甘五省军队,勒保大力推行乡勇、团练、保甲制度,坚壁清野,筑堡结寨以守,同时采用“剿抚并用”的方针,“分段驻兵,率团协力搜捕余匪;遣熟谙军事之道、府,正、佐各员,分专责成。兵力所不到,民力助之;民力所不支,兵力助之:庶贼无所匿。”[20]至嘉庆七年(1802)十一月,“著名匪首率就歼,零匪散窜老林。”[21]而事实上,在遭受清军不断打击和重创的情况下,白莲教军转入巴山老林之中,一直继续坚持斗争,至嘉庆九年(1804)才“终告覆灭”。 在白莲教起义时期,通江、南江、巴州是四川的主战场之一。巴州的小宁城(今平昌县荔枝乡)与其周匝的方山坪(今平昌岩口乡)、仪陇庙(今平昌泥龙乡)、红云台寨(今平昌板庙乡)、金华台寨(今平昌泥龙乡金华村)、嘶峰寨(今平昌鹿鸣乡)等,也都是白莲教军或官兵乡勇控制的主要寨垒。在长达九年的反抗与剿灭的战争中,其间相互攻伐,厮杀争夺,寨垒城池的毁损也就在所难免了。由此,笔者推测,小宁城东门有可能毁于清嘉庆年间的白莲教起义时期。 东门的重建有可能与太平天国起义有关。咸丰九年(1859),清政府为阻止太平军石达开部“入湘图蜀”,号令四川各地结寨安民,筑墙御寇,于是,“咸丰庚申前三月”,小宁城民众集资筹劳合寨重建了东城门。据柏杨著《中国历史年表》和冯克诚、田晓娜主编《中国通史》记载:清道光三十年(1850),广东花县人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兵,发动了对满清朝廷的武装对抗,并于咸丰三年(1853)二月陷江宁(今江苏南京),改为天京,并定都于此。咸丰五年(1855)九月,江西八府50多个州县均归太平天国势力之下。咸丰六年(1856)四月,太平军克扬州,攻破清军“江北大营”。六月,攻破清军“江南大营”,清军统帅向荣自缢。咸丰八年(1858)九月,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再破江北大营。十一月,英王陈玉成太平军在安徽三河镇歼灭湘军精锐李续宾部,取得了三河镇大捷。咸丰九年(1859)六月,翼王石达开入湖南,发动“宝庆会战”,欲取上游之势,再下趋湖北,配合安徽太平军作战,并伺机分兵入川。于是,清朝廷为了阻止石达开“入湘图蜀”,号令四川各地结寨安民,筑墙御寇。又因,小宁城之民有感白莲教起义时“居民避乱,全活者甚众。”[22]遂于咸丰十年(1860)集资筹劳“合寨公建”了东门,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东门遗址。 以上己见,也仅是笔者臆想蠡测之言,权作探讨,确切的史实还有待更多的考古实物来证实。 六、小宁城与“四川八柱”辩 余玠所构筑的山城防御体系,是以“四川八柱”为核心的。据《元史》记载,安西王相府给元朝廷的奏疏中说:“川蜀悉平,城邑山寨洞穴凡八十三,其渠州礼义城等处凡三十三所,宜以兵镇守,余悉撤毁。”[23],这当然是言其大者要者,但仍可见其为数之多。这些山城均构筑在要冲险绝之地,互为犄角,彼呼此应,构成了阻遏蒙古军队(尤其是骑兵)攻扰的有效防线。从蒙古方面来讲,对其占据全蜀、进兵江南牵制最大的山城有八座,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抗蒙“四川八柱”。这八柱分别是:金堂的云顶城,蓬安的运山城,苍溪的大获城,通江的得汉城,奉节的白帝城,合川的钓鱼城,南充的青居城和剑阁的苦竹城。元代著名理学家、学者姚燧在《中书左丞李忠宣公行状》中记载:“宋臣余玠议弃平土,即云顶、运山、大获、得汉、白帝、钓鱼、青居、苦竹筑垒,移成都、蓬、阆、洋、夔、合、顺庆、隆庆八府州治其上,号为八柱,不战而自守矣。”[24]所以,小宁城不是抗蒙战争中被元蒙统治者号称的“四川八柱”之一。 主要参考文献: [1][清]毕沅撰.续资治通鉴[Z].北京:中华书局,1957.卷180 [2][6][7][8][元]脱脱等.宋史[Z].北京:中华书局,2004.12468-12473 [3]平昌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平昌县志[Z].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575 [4][17]柏杨.中国历史年表[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571-726 [5][23][明]宋濂等.元史[Z].北京:中华书局,2005.34-204 [9][12][19][22]政协巴州区委员会.巴州志校注[M].巴中:内部资料,2001. [10][11]何茂森.抗元名“柱”小宁城[J].巴中文史,2012第3期.22-25 [13][14][15][16][清]常明、杨芳灿.四川通志[Z].成都:巴蜀书社,1984影印.1951 [18][20][21][清]赵尔巽等.清史稿[Z].北京:中华书局,1977.11139-11172 [24][元]姚燧.牧庵集[Z].北京:中华书局,1985.卷30 鲍三娘隐逸小宁城的传说 “羊打鼓,马摇铃,鲍三娘一夜逃过柳州城”,这是今荔枝杨柳村小宁城上村民都会信口说出来的“口歌子”。 相传鲍三娘是今奉节(夔州)鲍家庄鲍元外的小女儿(行三)。自小聪明伶俐,深受大家的喜爱。其父亲授武艺,文武双全。后嫁与关羽之三子关索,关羽荆州失守后,随关索一同投奔蜀汉。随诸葛亮出汉中,越米仓,经汉昌(巴州)、江口下巴郡(重庆)去云南贵州征讨“南蛮”。后夫妻二人就此镇守着南中。《四川通志》记载的是:“鲍氏者,关索之妻也。居夔州之鲍家庄,勇力绝伦,……关索往征,不胜遂以城降,同扶汉室焉”。 蜀炎兴元年(公元263年),曹魏将领钟会率15万大军兵攻蜀,关索、三娘从云贵回军在今昭化古城西岸阻敌。关索不幸败死江中,三娘则含恨托人掩埋好丈夫的遗体,找一个已经战死的女尸换上自已的袍帽入土,自已则乘夜带200名士卒,过汉昌城、越水宁寺,上得胜山,下澌滩河,占扎荔枝的小宁城准备长时间的整守、对抗。 小宁城(南宋设州)当时没有城墙,但它三面峭壁环水,只东面一路可通,确有一夫挡关,万将难敌的态势,鲍三娘在此一住就是三年。她人长得很好看也爱打扮,闲时还经常爬上一块巨石坐在上面梳头,后她走了,人们就把这巨石叫“梳妆台”,至今也没有变过名字。 鲍三娘住所在小宁城的北面。她对当地的民众很好,她部队军粮都是自已开荒种的,有灾荒还主动以粮食接济百姓。她的住地距后来的北门很近,距小宁河只有约一里路的下坡,守可抵挡东面的进攻,退可下河直走水路(去南征时熟路)要么去云贵,要么下夔门回老家都很方便。 公元265年,蜀地当时已属晋武帝司马炎管辖了,当他听说曾令魏兵闻风丧胆的鲍三娘还守在汉昌的一个小山上三年不肯降魏,立即严诏益州、阆中牧、府:“速派军兵剿除”。由阆中派来3000军士,见小宁城是一处攻易守难攻之地,加之当地老百姓把鲍三娘传说得怀“呼风唤雨”之术,有“飞檐走壁”之能,先有三分害怕,加上人生地不熟,朝廷也没有给什么好处,也就围住东、南、西三面,白天摇旗呐喊,晚上灯火不灭,虚张声势,以欺上级的视听。 鲍三娘面对十数倍于已的强敌,想到自已的公爹和丈夫都已血洒疆场,自已苦力支撑的蜀汉政权已不复存在,再在此孤守也无回天之力了,不如潜回老家,叶落归根。附近的民众也劝她从水路走可以神不知鬼不觉……。于是,她向村民借来10几只山羊,将其两腿吊在树枝上,前脚则贴在鼓面上,羊挣扎而鼓呜;将战马铜铃全部拴于马尾上,马摆尾而铃响,把大部份兵丁分散在当地容入家庭,只带七、八个男女,穿上民服,由一壮年船工驾 “揽载”(小客船),乘半夜晨月悄悄从北门河边进入巴水(即今通江河)而抵“巴江(今江口王家沱),直过风滩进入柳州城水界,大天亮时已快到江陵接近渠江了。 山下围城之兵,照常重复白天晚上的进攻把戏,待到第四天,发现鼓声和铃不对劲,才抓一个山上的农民问“鲍三娘在哪里”?农民说“跑了三天了”这帮人才知道自已中了“金蝉脱壳”之计。只好向上司报告说(当地农民帮他们编的假话):“贼酋鲍三娘早毙,守小宁城者乃其亲兵伪称也。职等不负圣望,围剿中苦战十余昼夜,职官不计生死,身先士卒,亲杀敌首于城下,全歼而无遗漏……”,于是乎,官兵全部撤出荔枝,该升官的升官,该奖偿的奖偿。百姓们恢复了往日的劳作平静,只留下三句顺口溜说“羊打鼓,马摇铃,鲍三娘一夜逃过柳州城”。至令这小宁城上200多号人口,不分男女都记得鲍三娘、记得梳妆台、记得柳州城(白衣庵)。当问及她们听谁说的时,他们有的说是听老人婆讲的,有人说是听他的祖婆讲的,也不知传了多少代人了。 鲍三娘过了柳州又去了哪里?没人能说个准确的地点,有人说,她在原籍终老而逝,也有人说她回乡后一久,她的父母就谢世了,她很想远去天国的丈夫,想自已逝后还去陪伴他。于是她辞别了家乡的父老乡亲,带上盘缠,扮成尼姑朝大巴山脉一路化缘而去。后来有人说他在在城口、万源、通江一带都看见过她,又说她在路上病了,逝世前,她托当年认识的一个兵士,“死后悄悄葬在与关将军守关、打仗那一带”。还有人说:“她死后她的受托人为怕晋朝的官、兵发现,又为掩人耳目,就按尼姑死后的习俗,简殓薄棺,运去昭化曲回坝葬了的。再后来晋朝和十六国都灭了,南北朝也不在了,才有后人念及她一代女将,一片痴心,为她重修了‘巨墓嶷然’的大墓”。这是有关鲍三娘生死的另一种说法。 她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虽均未被提及,但一些地方史和传说中却多有记载。《四川通志》(卷四十五)记载:“鲍三娘墓在县(葭萌?昭化)北十五里,曲回坝南,白水西岸,巨墓嶷然……”。广元市文管部门称:鲍三娘墓在昭化古城北5公里外,有一座中型被盗土墓。墓碑字迹依稀可辨,为“汉将军索妻鲍夫人之墓”。属民国初年所立,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平昌的小宁城怎么有这个鲍三娘的故事?讲故事的人多,但又说不清缘由,听故事的人不多,(录了影像资料)却也是一头雾水。传说还是要一代一代往下传,但这故事的来龙去脉究竟是怎么回事?只有让后来人去破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