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水乡文学   巴中民俗
返回列表
查看: 2522|回复: 0

[评论类] 巴中民俗

[复制链接]

163

主题

2242

帖子

1万

积分

中尉

人生在世就应该像柯南那样,有一种我走到哪就让别人死到哪的霸气

活跃会员社区居民最爱沙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原创写手

QQ
鸽币
138 枚
银元
8763 点
最后登录
2019-1-2
发表于 2014-6-13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1打三朝
  打三朝在巴中十分盛行,凡农村姑娘结婚以后,生下第一个孩子的第三天以后举行的一种仪式。参加仪式的主客为外婆。外婆给外孙准备的衣物和给女儿的营养食品:醪糟、猪腿、腊肉、鸡、蛋、糖等,外婆乘坐滑杆和帮忙送礼的人员一道送到女婿家中,摆放在几张大方桌上,女支客司主持仪式,吟诵吉利语,外婆给外孙取名,偿长命钱。女胥家必须设筵席款待客人。

2婚俗
  男女婚姻一般都由介绍人牵线搭桥,经双方父母同意后自由恋爱一段时间,长者达数年之久。这段时间里,要履行“六礼”迎亲之俗。其作法:一是男家请媒人(介绍人)到女家提亲谓之“纳采”;二是男家请媒人向女家提“八字”谓之“问名”;三是男家合八字后并决定缔结婚姻,并送去礼情谓之“纳吉”;四是男家给女家送去聘礼务办嫁妆谓之“纳徵”;五是男家择出吉日并备礼告女家求得同意结婚日期谓之“请期”;六是正式结婚之日组织迎亲接人谓之“新迎”。解放前迎亲均用花轿,现代迎亲有用车辆。 农村婚娶中,至今还有一种“哭嫁”或“坐歌堂”的习俗,但不很普遍。

3建房
  建房是人生大事,“宅为人之本,人以宅为家,居若安即家代昌”。为此,在建新房的一系列工程中,都要举行庄重严肃、种类繁多的活动,一般都是以万物有灵为依据,以自然崇拜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民俗仪式:首先是请风水先生相宅、石匠进山选石、开山取石、破土下基;其次是请土匠架板筑墙、安过墙、提垛子、开梁口、下墙板、封梁口;再次是请木匠进山寻梁、取梁、做梁、画梁、祭梁、上梁(包括设鲁班堂看财、除煞、持红、发梁米、拜梁、缠梁、赞梁、清梁、发梁、起梁、拉梁或吼梁、压梁、踩梁、甩包子、放斗等)、起列、上穿、立柱、做大门、安大门、祭大门、开大门(开财门)、立神龛、面院坝、开龙眼(开龙门)、扫院坝、祭祀新房、乔迁新房等都要选择良辰吉日举行。举行建房民俗仪式,根据房主的贫富,分规模大小,最贫困者建房相宅、上梁办房酒之俗也必不可少。

4祝寿
  祝寿,又称“贺寿”,即是对六十以上老者寿期的祝福,从古至今,城乡流行,按民俗年未满六十岁者不能办生。祝寿的程序有:设寿堂、持寿幛、点寿烛、吃寿面、献寿桃,凡内、外亲戚、乡党同仁前来祝贺,送寿幛、屏、匾、联、词时,首先子女均要在寿堂前为寿星礼拜,其次是在筵席上要向来宾及寿星敬十二杯寿酒,再次是主持人要吟诵吉利语,最后是来宾献祝寿诗文、寿匾、竖匾、赞匾等。

5正月十六登高
  巴州人每年正月十六均要出游,登上城周的南龛山、王望山、西龛山、白塔山。其作法是:一家老小,关门上锁,带上饮食、娱乐用具上山玩耍一天,度完这一天,巴州人的春节才算结束,此俗历来有之。巴州志《风俗》篇“新正月九日群集望王山烧香,十六日妇女出游谓之走百病,谐南龛寺设大醮会,礼佛请佛。山前有圆洞二穴,妇人无子者以物掷之,视其中否以祈嗣,谓之打儿洞”。正月十六日登高游寺院走百病之俗在古代全国各地较流行,大都市无山者便群游城墙,摸城门上之乳钉,摸着者为有福。与巴中人登南龛游光福寺摸佛、摘柏枝插头上以免百病之俗语一样。

6正月十六登高
  巴中很多年来,有农历正月十六登高的风俗,乃民间自然形成的不是节日的节日。这一天,来自各区县四面八方的数万游人集聚巴中城,无论官民,皆邀亲请友,扶老携幼,穿戴一新,登高游乐于城郊南龛、西龛、塔子山、王望山、莲花山等地。
  正月十六巴中人登高起于何因何时,无从考证。有人说是数百年前巴中文人学士及在庠生员,这天去南龛山摸印(到南龛印盒石去摸印石),象征将来或近期要高中、掌印、当官,后来慢慢形成了民俗。多说登高山是为了“游百病”(驱走百病),据说这一天登南龛以后,一年之内可以无病无痛。民间则传唐代武则天次子章怀太子李贤贬来巴州,曾在南龛山劝农,正月十六这天,很多人都上山听劝说农事,故慢慢形成正月十六登高游山之习。
  登高这天,很多人一家早备好食品、饮料、瓜果、糖食、早饭后,将食品等物背运上山,四处游乐,唱歌、跳舞,一派欢乐气氛。中午在山上野餐,野餐食品中,芝麻烤饼夹凉面是必有的。山上人山人海,空旷处全是野餐场地。到庙里拜佛的,烧香、放鞭炮的亦不少。
  正月十六登高,尤以南龛游人最多。古巴州川剧《牡丹灯》乔云有唱句:“云屏石天然生就,打儿洞能把子求,”云屏石、打儿洞都在南龛山上。过去很多人到下午登高游山结束回家时, 都要在山上撅一枝柏树桠枝,或别在头上、身上,或拿在手上带回家,说是这样可消除病灾。登高游山的人多,折撅树枝对树木损害很大,故今严厉禁止折撅树枝。

7丧葬
  丧葬由一系列繁甭的仪式组成,避免死在床上,要净身,穿好老衣,平平睡在堂屋正中的竹席上,烧倒头纸,腰间用黑色张做裤带叫做系年零线,多大年龄多少根,脚前点一盏菜油灯。断气时要放鞭炮,并将死者生前所睡床铺上的垫草拿到野外去烧掉,以此向村民报丧,还要派孝子披麻戴孝去向远方的亲人(友)报丧。再请白鹤仙师根据死者的出生、死亡时间卜算入殓时期,并按子女的出生日期在互不相克的前提下选择好坟地。对死者所举行的一切仪式都在灵堂里进行。设灵前首先将死者尸体放入木棺中,摆放在堂屋正中,堂屋大门口左侧的阶沿上摆放用竹和纸做成的灵房,灵房前的香案正中,放着死者的灵牌和照片。晚上孝女守灵,直到出丧为止,出丧头一天下午,亲朋好友敲打鼓,抬着花圈挽联前来吊丧,其中,女婿要抬祭猪,孝家设坐堂锣鼓与孝子专门接待来客,来客进入孝家均有一定程序。祭奠仪式有客祭、堂祭和家祭三种,祭祀活动的主持称赞礼生。家祭通常采用明清时流行的“出堂三献”或“对灵三献”仪式,都有吟诵祭文形式。祭奠仪式结束则进行封棺仪式。最后由孝歌班子通宵达旦坐唱孝戏或孝歌才算结束。出灵又称出丧。凡参与出灵的人,是死者同辈的直系亲属,要全穿孝服和包孝帕,孝子也要全穿孝服,长孝端上灵牌在院坝口等“八仙”抬灵柩出堂屋,灵柩抬到院坝边时,赞礼生便举行路祭仪式,孝女面向灵枢跪地痛哭,送死者上青山,民间谓之送老归山。出灵时,灵柩走最后,孝女走灵柩肖。灵柩路过之处要撒发买路钱,死者亡灵才能通过。灵柩路过民房或街上店铺门前,“八仙”要打岔说吉令,店主要放鞭炮,孝女全部调头就地下跪。到墓地时“八仙”放下灵柩入墓,白鹤仙师拨好字头(朝向),由孝家先掩一把土,“八仙”再说吉令,白鹤仙吟诵撒五谷,最后举行“墓祭”,白鹤仙要给孝家排写好烧七的期单,每七天一次,叫“烧周年”,一年满后,以后每年只在中元、清明和死者生日之期才举行祭拜。

8舞龙、舞狮、旱船
  舞龙,民间谓之“耍龙灯”,主要从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举行。龙的类型有:彩龙、火龙、水龙、板凳龙、草龙等五种,其中火龙最有特色。耍火龙时要用烟火冲烧,民间谓之“烧花儿”,烧掉秽气。其花儿通常有纸花、竹筒花、牛欠花、生铁水花等。

9滑竿
  滑竿这种古老的交通工具至今仍在民间流行,只不过乘滑竿是山区人的一种时髦,也别有一番情趣,特别是抬滑竿的人报路象在表演对口相声,如见前面有两位姑娘,必须小心让路,前面抬夫报:“路边两朵花”,后同抬夫回答:“过路莫挨她”。假如前面来了很多人要与滑竿争道,前面抬夫报:“天上一朵云”,后民抬夫随答“地上一群人”等等。

10巴中皮影
  “巴中皮影”,指流传于巴中市境内的一种民间皮雕传统戏剧人物的工艺美术和民间皮影戏演出两大部分。
  这里所指的“工艺美术”是指皮影人物的雕刻制作。选择放血而死的大黄牛皮经过“发汗”、“浸泡”、“刮毛”、“去筋”、“绷伸晾干”、“下料”,待雕刻制作。绘画纸人(又称格子),将要雕制的皮人头、身、四肢分画于纸上,后将纸人画各部分粘贴在牛皮上,用40多把不同类型的雕凿进行棰刻,刻好后上色。再用手工熬制的明油(又称亮油)浸泡,泡得越透明越好。干后用粗麻绳将13处关节部位进行连接,组装成人的身躯和四肢,皮影行业称“桩”,在桩上上三根提签(背部和手)供走影之人操作。只有人头分开单独制作,演戏时按人物角色变化需要装上人头即可。巴中皮影演出中,常有“桩”80多个,男女人头100多个。有“全堂”和“半堂”之分。全堂为4把椅4匹马,半堂为2把椅2匹马。又把“旱排场”和“水排场”全都齐全者称为“全堂影子”。
  皮影人物民间称“门神”,因其制作过程与民间制作印制门神的木板画和门神人物形象相似而得名。巴中的皮影制作既可作身高0.8尺的“三门神”,也可作身高1.4尺的“二门神”,更可制作身高1.8尺的“头门神”。目前,巴中活态皮影中以“二门神”为主。
花开茶扉,总有属于自己的幸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收藏:211 | 帖子:1162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举报电话:0827-6287373
巴中市游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办 川网文[2019]1267-079
特约法律顾问:四川百坚律师事务所 刘东律师 158-8272-1330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2601号
川公网安备51190002040064
川网文(2019)1267-079号
Copyright © 2012-2021 0827u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