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2008年7月,国务院公布全国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吴华得在平昌县的多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翻山铰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也是巴中市继陈治华获得“巴山背二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民间艺人。
今年44岁的吴华得是平昌县高峰乡关房村人。受父亲吴连仁的影响,吴华得自小就非常喜爱吹唢呐,表演“翻山铰子”。“我从小好动,喜欢听歌,做搞笑动作。小时候就爱用笋壳、谷草做成唢呐吹,逗得大人娃儿哈哈大笑。”吴华得读完初一上半期后,就在父亲的要求下辍学学艺。 “1981年8月份,我刚满15岁。为了学艺,我背了一背篼红苕做口粮,到龙岗乡火箭村6组65岁的曾和举师傅家里学‘翻山铰子’。”吴华得回忆,在师傅家的院坝里,18个徒弟排成队,上下前后左右快速翻舞“翻山铰子”的道具——一根2尺长的红绳索,绳索两头分别系有1个1斤重的纯铜钵。 “师傅脾气不好,表演不到位,动不动就骂人。像小帽子似的铜钵舞动不到位,就会打在自己身上,有时打成伤口流血。”吴华得边说边撩起手臂,一个个结了茧的伤疤清晰可见。 因实在太苦、太难学,有5个人坚持 4天就偷偷跑掉了。“师母天天劝我要坚持学,我就咬牙拼命地舞铜钵。晚上打起火把学到12点,把铜钵舞得劈劈啪啪地响。早上天没亮就躺在床上舞动两只手比画动作,反复揣摩要领。就这样学了1年多,身子骨活动自如了,红绳索两头的纯铜钵无论咋个舞动,都会碰在一起,不会砸到身上了。”吴华得称,在18个徒弟中,仅他和师傅的儿子曾万勇两个人真正学到了“翻山铰子”的表演技艺。 16岁时,吴华德就跟随师傅到平昌县西兴片区以及相邻的营山县农村表演。系一根又粗又长的红腰带,戴一块用竹笋壳做成的绿面具,穿一双白色的帆布鞋,舞一对精巧的铜钵,做一连串搞笑的滑稽动作,吴华得的精彩表演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名气越来越大。 18岁时,吴华得开始收徒弟,成立了一支最年轻的“翻山铰子”表演队,并奔走于平昌县、营山县、达县一带的农村,主要为农村婚嫁喜庆活动而表演。 吴华得的表演队艺高胆大,但因刚“出道”不久,屡遭他人刁难。 “我19岁到21岁那阵最遭孽。每到一个地方,都有人故意刁难。一次,平昌县涵水镇一户人家嫁女,新娘的哥哥在院坝里摆了1000元钱、4条香烟,叫我把‘翻山铰子’演个通宵,不能停止。我们又唱又跳,演到半夜就没力气了,只得灰溜溜地跑了,一分钱都没挣到。”吴华得明白,这是所谓“高人”出的一道难题。他对此开始琢磨:如何增加演员的耐力,让“翻山铰子”的动作更丰富。 “从1981年学艺至今,我就一直没停止演出。有人邀请我就出门挣钱,没人请就到各地去找人比赛,切磋技艺。稍有空闲,我就在家里表演。”吴华得自豪地说,他参加的最大的一次比赛是在平昌县的涵水镇小学操场上,五支‘翻山铰子’队激烈角逐两天,不仅让他过足了瘾,更让他开阔了眼界…… 29年来,吴华得就这样将具有150年历史的‘翻山铰子’表演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并形成了自己独到的风格,被人尊称为“吴派”。 钟情铰子痴迷多
“邻居都修了砖房,我们家还是土墙房子,一间房子还盖的是谷草。他把‘翻山铰子’守得那么紧,哪能赚到钱嘛?”一提起“翻山铰子”,吴华得的妻子李学碧哭了。这个出生在平昌县西兴乡黄柳村2组的农村妇女非常喜欢文艺。20年前,因仰慕吴华得的才艺,她不顾家人的反对,跟随吴华得走南闯北给他“打帮手”。 “我说我们一家人出门打工挣钱,他总舍不得丢了手艺。昨年我两次提出离婚后,他才勉强答应外出打工。”李学碧说,2008年9月,她和丈夫吴华得经人介绍到福建晋江市一水泥厂打工。临走时,吴华得将唢呐、锣鼓、铜钵等乐器塞满了一口袋,随身带上。 “他找了几个老乡成立了一个‘草堂班子’,天天晚上到晋江市一个操场上表演‘翻山铰子’,吸引了众多市民看稀奇,把一个表演现代舞的全部观众都扯过来了。”李学碧说,在外打了两个月工,看到丈夫仍如此痴迷“翻山铰子”,根本没把心思放在挣钱上,她就狠心又跟随吴华得回到了农村老家,继续走村串户表演“翻山铰子”。 吴华得告诉记者,他非常喜欢表演“翻山铰子”,几天不演就心里发痒。“虽然挣不到钱,但有乐趣,人活得自在、快乐。” 后继乏人忧心多 “客位们,请雅静。听我小吴说分明,文官师来武官匠,我转过身来拜八行……”今年8月的一天,清爽的男音伴随着锣鼓、唢呐声和人们的喝彩声,在平昌县高峰乡关房村1组一座简陋的农家小院里飘出。村民们说,吴华得经常在家里为邻居表演“翻山铰子”。 记者在现场看到,吴华得家仅有3间土墙房,虽显得寒酸,但却热闹非凡。20多名村民站在院坝里,围成一圈观看4个中年男人演出。有人打锣,有人敲鼓,有人吹唢呐,身穿白色衬衣、腰杆直挺的吴华得站在中间,双手飞快地舞动着两尺多长的红色绳索,系在绳索两头的铜钵时而飞速旋转,时而“喀嚓喀嚓’地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乐声。 “配合我表演的是我大哥和两个弟弟。”吴华得凄楚地说,29年来,他先后在达州、平昌、营山一带教了25个徒弟,但因挣不到钱,徒弟们都外出打工去了。他这个“光杆司令”不得已就教自家的三个兄弟和年仅12岁的儿子敲锣、吹唢呐,临时组成一支表演队。 “出去演出一趟要花1天半时间,二十几年前收费是3元/人,现在收费虽涨到 50元/人,但还是没人愿意干这个行当。”吴华得说这话时显得很惆怅:以前一年有50多场次演出,现在请的人少,一年演出约20场次,一年到头就挣2000元钱。“一遇到结婚嫁娶的,很多人都打牌去了。看表演的人不多,很多人还嫌吵闹,一个劲儿地撵我们走。” 为将吴华得的“翻山铰子”演技保留、传承下来,平昌县于2004年特地组织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农村婚嫁场景,并拍摄了多个光碟进行研究。2005年,平昌县文体局将吴华得邀请到县城,让他给舞蹈队的演员们教了22天“翻山铰子”。 虽然吴华得倾其所有,毫无保留地传授了自己摸索了29年的演技,但他并没有快乐起来。 “舞蹈队年轻演员们所表演的‘翻山铰子’只是在平地上舞动铜钵拍打,这是最简单的动作。还有难度更大的高台铰子表演,比如在五张重叠起来的桌子上拍打饺子以及衔花等,至今没人能学会。”吴华得遗憾地说,“翻山铰子”的“绝技”是饺子舞,至今仅他和同门师兄曾万勇两人配合起来才能表演得完美无缺,可惜曾万勇已外出打工10年未归,“翻山铰子”中的这一独门“绝技”,他也有10年未露手了。 吴华得说,他最大愿望就是成立一支农民乐队,免费为乡亲们表演“翻山铰子”,免费给徒弟传授表演技艺,让这种民间艺术世代相传。 《翻山铰子》是一种挥舞和击打铰子(铜质小镲)的男子舞蹈。“翻山铰子”助兴是平昌县当地村民婚嫁时必不可少的乡俗。因而当地有“离了和尚不念经,离了铰子不送亲”的说法。 新中国成立前,主要分布在平昌县西兴、高峰、响滩、白衣等乡镇和相邻的营山县老林、双河等乡镇一带。后来,逐渐扩展到邻近的渠县、通江、南江、巴中等地。《翻山饺子》约起源于清咸丰年间平昌和营山两地已有《翻山铰子》的活动,距今有150多年历史。 2007年,“翻山铰子”参加了第14届全国“群星奖”大赛并获奖。2008年7月,“翻山饺子”被文化部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歌舞类);2009年7月,文化部确定吴华得为“翻山铰子”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链接 翻山铰子 因表演“翻山铰子”才艺出众,今年44岁的吴华得成了平昌县农村中的名人。他从15岁开始练习“翻山铰子”,经过29年刻苦钻研,表演技艺日益精湛。
转载注明来处 若有婚庆相关的业务 加微信WUQIANGDEI QQ 1003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