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甲戌年(1931年)初秋时节,下两河口街上出现了一个奇特的道人。 这位道人身着青袍,扎个发髻,脚踏棉布鞋,身挎一布包,左手执拂尘,右手拿一个红透了的桃,大声念道:“桃烂手不烂!桃烂手不烂!”从街头到街尾,又从街尾到街头,往返三遍;接连三个逢场日喊着同样的话,到第三个赶场日,他拿的已经是个烂桃了,直流水。 之后也没再来了,一时间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都只觉好笑,不解其意。 第二年冬,到处传言“有陕老二军队进川了,已经到了通江,不久就会打过来,见人就杀哟!”
1933年,对于老一辈四川人来说是个记忆深刻的年份。 1933年夏,红四方面军击败川军的三路围攻,力量迅速发展,南江多地都有红四军驻扎,并经常与国民党部队拉锯对峙,打枪放炮。有钱有势的豪绅、地主们收拾细软老早投奔国民党重兵把守的区域躲避,老百姓历来害怕刀兵,一些人又不知传言真假,反正没什么家产余钱,一个包袱,拖家带口跟随其他人逃难去了。 由于人们大量的外出逃难,剩下没走的很多人为躲避战乱,白天不敢露面,进荒山,藏岩洞,出现了那时的特别现象——“藏猫猫”。估计这也是后来小孩子们玩过的一个游戏“藏猫猫”的来历原型! 这段时间,外出逃难的很多人要么死于战乱,要么死于饥饿、疾病,反正大部分都没再回来;没走的因为“藏猫猫”,不能专心从事农业生产,造成大量农田荒芜,粮食欠收。我爷爷常讲“丙子年遭大年岁”(下一个故事重点讲),又逃回来的人们又因为饥荒没粮食吃,饿死了好多人!! 到这之后,幸存活下来的人们方才醒悟那道人 “桃烂手不烂”说的“桃”谐音是“逃”、“烂”的谐音是“难”、“手”的谐音就是“守”,这才终于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本文转载自苗智文先生《对爷爷的回忆》 未经作者同意,禁止私自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