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101例精神病人免费用药,383名重度残疾人实地办证,2.4万残疾人享受低保救助……这一切,得益于通江县残联的助残帮困工作。近来,由通江县残联唱主角,县民政、社保、扶贫、卫生等多部门协同作战,开展助残帮困系列活动,探索出帮助残疾人脱贫解困的三条路子。即:特困对象,结对帮扶,解急难;困难对象,量体裁衣,治穷根;创业对象,搭台帮扶,促发展。并按照“不脱贫就不脱钩”的要求,定期回访,确保干部助残帮困工作常态化开展。结对帮扶,听民声,解急难 “现在娃娃已经3岁多了,这里也没有幼儿园,咋个办呢……”在新场乡朱学明家,他向干部诉着苦。 朱学明,视力一级残疾,其母亲患有精神分裂症,妻子视力三级残疾,哥哥视力一级残疾,儿子三岁。五口人的生活,全靠朱学明夫妻俩在成都一家盲人按摩店打工,勉强维持生活。而今,孩子大了、母亲老了,生活也越来越困难了。鉴于此,县残联立即将其纳入“特困对象”,实施结对帮扶。他家共享受到四项政策:一是全家享受低保;二是每年1000元的残疾人特困救助;三是两人享受重度残疾人(一级和二级残疾)救助金每月100元;四是重度残疾人养老保险。同时,残联干部多方协调,免除了朱涛学前教育费用,目前,他们的就近就业问题正在协商之中。 在通江,像朱学明这样的困难群众还不少。为更好帮助他们,县残联以“蹲点包户”—“量体裁衣”—“持久帮扶”—“绩效考核”的工作模式,建立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台账,“面对面、心连心、手牵手”地开展助残系列活动,提出“不脱贫就不脱钩”的硬性要求,确保干部助残帮困工作常态化开展。 据了解,该县残联已经与67户特困家庭建立结对帮扶,解决实际问题63个,7名脑瘫儿童已纳入康复计划。量体裁衣,治穷根,暖民心 搭台帮扶,集民力,促发展 扶贫先扶智,摘穷帽,须得“挖穷根”。为实现从“根”上脱贫,县残联认真做好残疾人“六件实事”。一是延伸服务到基层,分期分批到各乡(镇)开展集中现场办证;二是开展实地对照检查,保障惠民行动落实;三是开展残疾人暖冬扶困行动,确保残疾人能够过上一个平安、温暖、祥和的春节;四是抓好残疾人无障碍改造、脑瘫儿童救助、白内障手术、精神病防治、残疾人助学等民生项目工作;五是建好一家集康复、教育、培训和托养“四位一体”的多功能服务中心;六是做好艺术、剪纸、盲人按摩等就业创业培训。 截至目前,县残联已为空山乡、芝苞乡、文胜乡、瓦室镇共383名重度残疾人实地办证,353户多残家庭纳入暖冬行动;就业培训5283人次;康复训练和治疗1200人次。 “同是苦难兄弟,我也很想你们赶快富起来,大家有困难就提出来,我们一起帮……”彭仁荣在创业座谈会上一边跟大家交流着致富经验,一边和大家分享着创业路上的苦和乐。 “都是残疾人,彭仁荣都富裕了,我也不能做社会的包袱……”肢体残疾人王良斌一边取经一边谈感受。 “我要把彭仁荣的创业经验带回去,让我们乡的残疾人学习,找好致富路……”毛浴乡残联理事长郭波秀说。 去年10月27日,在残疾人创业典型彭仁荣家院坝里,全县残疾人创业大户代表、乡(镇)残联理事长及诺江镇部分社区干部共90余人围坐在一起,学习他的创业经验,并就创业中遇到的问题,共同探讨,出谋划策。 按照“帮扶少部分,带动大部分,惠及所有人”的思路,通江县残联一是搞好各种创业服务,开展各种创业培训4970人次,480名群众纳入全县扶贫计划;二是搭建好残疾人创业交流平台,组织残疾人到创业大户家现场参观和学习交流1800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