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汉字“端”有“初始”之意, 是仲夏的开端,盛夏的起始。 有人说这是吃粽子的节日,
也有人说这一天是为了纪念屈原, 还得赛龙舟、挂五彩、插艾草、饮雄黄... 旧岁端午, 家家热闹,岁岁安康。
端午,又称
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中国的四大节日之一, 也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
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 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满江红? 端阳前作。 ——宋 苏轼 五月初五——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这一天,人们除了浸糯米、洗箬叶、包粽子外,也会如火如荼地开展拜龙神、赛龙舟等传统礼仪活动。 这些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那么,它们盛行不衰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一直有着不少的传说,而其中最有影响的说法就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痛创,悲愤交加之下,毅然投江,以身殉国。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引舟竞渡前去凭吊,并将竹筒贮米投入汨罗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 后来史料记载屈原曾托梦于人,说人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于是,人们怕米团为蛟龙所食,便以箬叶包饭,外缠丝线,世代相传下逐渐发展为端午节的粽子。 千百年来,人们爱而惜之,便在民俗文化领域里将端午节的习俗与纪念屈原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 吃粽子,便是端午节的一大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应该称得上是文化底蕴较为深厚的传统食品了。粽子的种类繁多,口味迥异。 北方多以红枣,豆沙为馅;南方则有叉烧、蛋黄、鲜肉、什锦、火腿、板栗等多种馅料。粽子既是消暑开胃的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佳品,一度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之一。相传沿江百姓因不舍屈原投江而去,纷纷划船追赶,打捞他的真身。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源。人们亦可借机驱散江中之鱼,为免其糟蹋屈原亡魂。 端午饮雄黄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因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在端午那天给他们的额头、耳鼻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祛病除疫,蚊虫不叮。 挂艾叶、菖蒲也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也有人将艾叶悬于堂中,或剪为虎形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 端午节佩戴香包也有着一段悠久的历史。香包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也有用碎布缝制的,颜色鲜艳,制作精良,成为端午节民俗文化下的标志产物。 一片粽叶,裹入缕缕情思
一把艾草,插上憧憬期望 今天 愿你收获仲夏时节的美妙与安康 尽享假日的悠闲与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