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怡,著名早教专家,亲子畅销书作家林怡育儿网站、育儿会所创办人。她是一位用一个普通的信封就可以与孩子玩上两三个小时的专家。最新出版畅销书《让孩子天赋自由》,深受父母们的喜爱。
早教,是一个以智慧启发智慧的过程。
生命的神奇在于,每个个体都有其特别的使命,与众不同便是其必然的趋向。许多东西,孩子本自具足,不需要我们画蛇添足,更不需要我们强行施予。犹如一颗种子,播下去,我们无须再对其削削减减,补补贴贴,只要提供适宜的环境,耐心地守候就OK。因为,生长,是它唯一想做,也必然要做的事情。也因此,早教变得很简单、很纯粹。
拙作《别以为你会爱孩子》从心灵成长的角度分享了我关于养育孩子的一些想法。而这一本书,我想重点分享早教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如何对孩子施行不着痕迹的教育,发掘孩子的潜能,养育一个聪明省心的孩子,让亲子双方都活得更自在、更轻松。
对应试教育的恐惧,迫使我们不得不过多地聚焦于孩子未来的走向,如孩子能否顺利升学,能否进重点小学、中学、大学,能否找到体面的工作、过上体面的生活……由孩子的未来反推,要找到体面的工作、过上体面的生活,最好有良好的教育背景,良好的教育背景又与升学息息相关,升学则是小学、中学、大学的环环相扣——上了重点小学,升重点中学的概率会大很多;上了重点中学,进重点大学的概率也会大很多。
于是,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这种竞争就已经白热化。关于这些,我感同身受。在儿子小的时候,我已经切身感受到了这个大环境中家长们的焦虑与纠结,现今尤甚。庆幸的是,我和先生在这方面都比较马大哈,当年没有过细地去考虑这些问题,反而少了很多的焦虑。同样庆幸的是,我有一个省心的孩子,从入学那天至今,他走的路,都是他自己的选择,我们只是在必要的时候给他一些建议,在他遭遇困难的时候给他一些支撑。从小到大,成长的主动权始终都在儿子自己手上。
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把成长的主动权交给孩子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毕竟,我们需要对孩子的未来负责。因为爱,我们会有很多的放不下。但是,许多的事实让我越来越相信孩子其实有能力承担自己的选择。即便他偶尔走点弯路,也是他成长过程中的小插曲。
我的体会是,要让孩子有能力自己承担,不是逼出来的,也不是临时抱佛脚“改造”出来的。把功夫花在孩子小时候,往往事半功倍。反之,事倍功半。应试是困扰我们最大的问题,也是导致家长们放不下的重要原因。
但是,若换个角度思考,应试其实也没那么可怕。回想我们小时候玩过的游戏,大多数不都是竞技游戏吗?滚铁环、跳房子、跳橡皮筋、“打仗”、抛石子……输了,哭了,抹干眼泪继续玩,不言放弃。为什么我们当年能这样?是因为家长不干涉,他们不给我们压力。哭过闹过,我们自己就排解了那些负面的情绪。释放了负面情绪,我们便没有了恐惧,自然可以将注意力拉回,继续游戏。应试,本质上不也是一场竞技游戏吗?把功夫花在练内功,享受游戏的过程,而不是盯着结果的输赢,恐惧自然就消失了。
要消除对应试教育的恐惧,首先需要改变我们惯有的观念。而观念的改变,需要一些基本的事实作为支撑。令人欣慰的是,学习是一种本能,是孩子成长的一种内驱力。了知这样的真相,我们就不会于不经意间抑制或打压孩子的这种本能,而后再将压力反施给孩子,带给他们进一步的伤害。了知这一真相,在养育孩子这件事上,我们就可以更智慧、更从容、更淡定、更享受,同时给孩子更多有益的滋养。
接触的孩子多了,我越来越相信:多数的孩子既不是天才,也不是蠢材。他们天生就有学习的本能与欲望。只要他们的这种本能与欲望得到呵护,掌握上学期间需要掌握的那些知识,对他们来说都绰绰有余。如果我们紧盯分数,就会在无形中扼杀孩子的学习欲望与本能,这样做,实在是本末倒置。改变心态,掌握转化的智慧,我们可以在看似“无所为处”有所作为。
接触大量家长之后,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孩子3岁前,家长们普遍信誓旦旦:“我绝不逼孩子去上各种早教班、课外班、兴趣班!我才不在乎孩子学多少东西,只要他健健康康、开开心心我就心满意足了。”3 岁之后,看到周围的孩子纷纷报班,不少家长开始疑虑丛生:“大家都报班,如果我不报,会不会……”等到孩子 4 岁之后,这种疑虑开始向恐惧转化。毕竟,没有多少时日,孩子便将走向学校,接受应试教育的考验。不随大溜,孩子上了学拼不过同学,甚至学习跟不上,岂不是问题多多?即便我们心有不甘,也实在难以心安呀!毕竟现实“残酷”,有几个人敌得过呢?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的家庭来说,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都是孩子必经之路。一个个关卡披荆斩棘闯来,尚有学习热情的孩子早已凤毛麟角。老师施压,家长助阵,孩子苦不堪言。于是,我们一方面将矛头指向应试教育,开始指责、抱怨教育体制、学校、老师,一方面又不得不给孩子施加更大的压力——给孩子报更多的课外班,增加家庭作业。似乎唯其如此,我们才可以心安,孩子也才有资本立足。即便成不了凤凰,填塞一下,好歹还能当个鸡头,也多一些胜算。
而今,孩子厌学成了很多家长的心病。我见过一些最小的厌学者,甚至根本还没上学,就已经对上学、写作业充满了恐惧。原本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总在锲而不舍探索的孩子,怎么还没上学就变成这样呢?每每看到这样的孩子,我总是很痛心。如果深入了解,就会发现,孩子讨厌上学有幼儿园的问题,也有家长的问题。因为担心上学跟不上,一些家长常常在家逼迫孩子识字、算算术……一些幼儿园每天给孩子们布置家庭作业,而且量不小。有的孩子需要花一两个小时才可以完成。
当然,家长是被逼的,幼儿园被逼,学校也被逼,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可是,这个恶性循环的源头在哪里?表面看,应试教育是罪魁祸首,我们都是不得已而为之。实际上,更多的纠结源于我们。我们不相信自己,不相信孩子。加上我们有着显而易见的比较心和功利心,在这“二心”的支配下,我们的内心充满了恐惧。为了摆脱这种恐惧,我们急于看到孩子成绩优异的结果。
上述种种,我在养育儿子的过程中都曾经历过、体验过,至今感同身受。然而,某一天,我豁然开朗:当我们纠结于孩子的成绩,担心他成绩不好上不了好学校,没有光明的未来,从而逼迫孩子去学习,导致孩子厌学时,我们是不是就像被困在井底的那只蛙,只看到头顶这一片天,而看不到更广阔的天地呢?也因此,我们的喜乐与恐惧,便都取决于头顶那朵飘移的云,感受到的只有井底的局促与匮乏,看不到井外的辽阔与富足。当我们被困在井底时,即便应试教育这朵云被移走,还会遭遇风、遭遇雨,遭遇雷、遭遇电,遭遇严寒、遭遇酷暑,遭遇尘土、遭遇落石……于是,风雨雷电、严寒酷暑、尘土落石……都成为我们心中挥之不去的阴霾。
孩子的观察力、模仿力、感受力、语言理解力、分析能力、探索能力、创造力、想象力、专注力、记忆力……所有这些都是孩子获得更好发展的基础。而当我们将早教单一化为识了多少字、算了多少数时,孩子的成长就被约束在一个狭窄的藩篱内,如此,他怎么可能走得更远呢?
科学的早教,并不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准备大量的材料,耗费很多心思来完成。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孩子的需求,从孩子的兴趣出发,从细微处入手,不与孩子较劲、对抗,看到他们那些貌似“不好”的行为背后的积极意义,顺势而为,一切都可以不慌不忙、优哉游哉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