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前几天,我沿着通江城南的河道边上散步,看见树上挂着一牌子“在此处扔垃圾的,全家XX种”,感觉这话真的好狠。认为这段话十分不妥。更加讽刺的是这里的垃圾依然堆积如山。 以前我在其它地方看见一位环卫工人对着一堆垃圾骂“是谁在此乱扔垃圾,真是猪狗……不如……”。路过行人见后提议说:“干脆写个狠一点的警示牌子,看他谁还敢乱扔垃圾。”
的确,环卫工人领着最少的钱却干着脏活累活。前面刚打扫干净,后面又被人丢了垃圾的滋味很不好受,他们多数是默默的抱怨:“既然变了泥鳅,就不要怕糊眼睛。”有少数的环卫工人就想到了写上恶毒的规劝语,让那些乱扔垃圾者有所顾及。
但恶毒的规劝语有用吗?恶毒的规劝语无非是想用最解恨的方式实现吓唬目的,实现制止不文明行为的目的,但是按照逆反心理学常识,这样的恐吓一般起不到震慑作用,以恶毒要挟不道德必然更激起不道德的报复。
规劝语用“幽默型”又如何?运用了幽默在规劝中体现的亲和力和说服力,减少了命令的口气,让被规劝者心理上更容易接受。例如:绿地上提醒:“芳草茵茵,脚下留情”;公共场所,印有卡通图案的玻璃上提醒:“朋友,我怕碰!”;公厕内提醒:“来也匆匆,去也冲冲”等幽默型的规劝语才是我们城市文明和谐社会的新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