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记忆中的盖山寺 盖山寺,始建于梁武帝初年,位于高峰乡西面五里外,与响滩镇的竹山遥遥相对。据说,就是那竹山寺一枝灵竹,枝桠覆盖几十里,遮蔽到那儿,才有了盖山的名字。两座山的山上都有佛寺,自然就叫竹山寺和盖山寺了。老人去竹山寺还愿烧香回来说:山门处有机关,门后有两尊守门神像,一旦香客一脚进门,他们立即扑过来合抱着他,胆子小的会吓个半死,可是一松教,他们就一下退回门侧边了。儿时听了这个传说,真的庆幸自己没有去那儿玩耍过,真的怀疑造庙宇的人是恶作剧了。 竹山寺里有哪些菩萨,我却无缘一睹庄严法相,却见识了盖山寺里的众佛像的遭遇。那是读小学四年级时,少先队大队部组织红领巾上盖山,搞军事游戏“抓特务”。在救母岩撵了一周的麻雀,我们对满山的刺花香馨有着特殊的眷恋了,听说去盖山做游戏,那个高兴劲是不必说了!盖山就在我家西边两里远处,满山是苍松翠柏,除开凉风垭一面较平缓外,其余三面几乎都是悬崖峭壁,岩边尽是两人合抱的古柏,犹如佝偻的老人,皮肤好无光泽,肢体皱巴巴的,但是却颇有道骨仙风,还凌空嘻戏清风白云哩!从河谷底的平响公路上仰望那些古柏,仿佛是尺许的幼树林带,其实那是一道山寺的翠色屏风。 盖山的西面岩下,是渐走渐低一道山梁,途经挖断崖与灵神碥时,大有“华山一条道”的感觉,一过挖断崖下到佛儿岩下小溪流,再拾级而上就可到双山子,与立山寨了。盖山寺与竹山寺、立山寺,几乎成等腰三角形,钟磬之声可穿云破雾而交响成韵。就在这面的山门外绝壁上,有镌刻的一方石碑,高二尺许,宽一尺三左右,记载着盖山寺兴建于“梁武帝元年”。可见其历史何等悠久! 想必当年香火必然挺旺挺旺吧,那个长约七尺的巨大条形香案,就是见证了。远道而来的释迦牟尼佛祖,抛弃了皇宫里的荣华富贵,纸醉金迷的优裕王子生活,苦修菩提,参悟佛道终成佛祖,授徒众多,各有所专,共度天下有缘人出苦海。这是何等的圣洁,何等的伟大! 世易时移,待到我辈进古寺,不是拜谒而是进山寺演练“抓特务”时,大殿神龛尚在,可是佛像却碎成几大块,躺在地上了。偏殿里住着一户姓胡的人家。告诉人们,是自卫队砸了的,于是让我想起发蒙是,见到军人用机枪轰烂学校礼堂的文昌道君的情景。课间被安排抱走文昌“尸骸”过,我挺积极,被赶场的母亲发觉,当日放学后被母亲严厉训斥过。她老人家的原话,我过耳就忘干净了,大意是读书人不该那么不尊敬文昌…… 盖山的东面是马家湾,盖山支脉合抱着一湾水田。据说那儿是马家发祥之地,出过如马凌鹏一类国大立法委员,颇有些名气。我亲见一本记载他仙逝后,有顾祝同、蒋中正等王侯送悼唁詩和挽幛联语集子,至今被马氏后代珍藏着。这位立法委员不知何时迁居于槽子口了,而当年的马新老爷,却看中了盖山东面的戏楼梁下的“五马归槽”的大厅。五条远来的山梁齐刷刷地把头伸向了一座小山包,那小山包下有一座庄园式的四合面房舍,正房如衙门格局,奇怪的是,院坝正中一座石头牌坊,牌坊上供奉着先人神位木牌。格外令人进入院坝,就寒毛直竖,阴森森的感觉让人不愿久留片刻。大厅的东面是戏楼梁所在,那山梁上一颗华盖如伞的巨松,枝桠努力向四周伸展,然后下垂拂扫着沙石黄土,干枯的枝桠松针铺满方圆几百平米的炮渣石梁,农民们对他爱护备,崇敬得不得了,据说哪家牲畜有病,夜间对他说说,就会百病消除了,所以也是农民夜话桑麻的绝佳去处。我不信玄虚的风水学,但是笃信大自然环境信息,对人的精神有一种无形的作用力。 古松古柏已被风吹雨打去,唯有盖山留住了我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