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y0214 发表于 2013-3-23 12:44

【转】听不尽的官话套话

听不尽的官话套话

韩咏红 (2013-01-14)

      《人民日报》上周通过微博发出征集令,广征“你最反感的官话套话”,不到三天时间,这条微博已有一万多人转发,评论达4000余条。《人民日报》本身也整理了一些读者反感的官话套话,结果发现许多使用率、曝光率很高的官方用语都“中标”,被民众归为官话套话之列。如“高度重视”“亲自过问”“现场指挥”“积极、及时、立即、确保”,竟都落网。

  说起来,倘若真有机会检举官员套话,记者恐怕比民众还要积极,更举双手双脚支持。毕竟,除党政干部外,需要花最多时间听官话套话,还得耐着性子努力认真去听的,大概就是时政类新闻记者了,这一点,内媒外媒皆然,甚至外媒有时还听得更仔细,因为外媒不能发通稿。

  出于工作需要,时政记者们在中国大陆不知道听过多少无用又少营养的官话套话。采访个大会听个报告,人到了现场,多数官员念稿,不听也得听;其次,为了及早与直接了解中国的政策与官场文化,那些充满官话套话的发言,不论喜欢不喜欢——多数时候是不喜欢,得用意志力强迫自己逐字听完、看完。

  记得多年前,报社资深同事跟我们新到岗的大陆驻站记者说,中共高层领导的“党八股”“官八股”,重要会议的报告,大家得天天听,认真听,注意听,还要争取达到“烂熟于心”的程度,这样一旦某天某大领导说出些许不同的话,用词重点有了调整,耳朵就能马上辨识出来。

  我于是谨遵教诲,以“烂熟于心”为奋斗目标。听久了,与现实采访经验相印证,既体会到细微末节的差别中都可能有新闻,也发现大堆循环使用的文字里,确实透露着官场风气。

  一次出差到骚乱后的地方采访,谈起当地的官民矛盾,我问当地的NGO友人,“他们(官方)不说某某惠民措施都全面落实了吗?”。她答曰:“你要看他说的是不是落实到户!”如此一点拨,我才明白,原来“落实”,还可以分“全面落实”“全面贯彻落实”“落实到户”,含义各有不同,过于直肠直肚的老外一下子未必能理解过来。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官话里头的“高级形容词”越来越多——为了掩饰之前工作的不足,又不便于说谎,所以不停地加缀修饰语做障眼法:“高度重视”“加快完善”“全面深化”“更加注重”“切实履行”就用得越来越多,如果没有“高度”“加快”“全面”“更加”“切实”等前缀语,仅仅说“完善”“深化”“注重”“履行”几乎就没分量了。人类一不实在说话,语言就贬值,我深深体会到这一点。

  什么叫官话套话?中国民众归纳为:常说的老话、正确的废话、漂亮的空话、严谨的套话、违心的假话。我想,其实就是说了没准备做,或者故意说得跟没说一样的空话。

  当然不是所有官方文件都充斥官话、套话,信息量大的会议报告也有,但是总体上官方文件与讲话大有可压缩精简的空间,否则真是妨碍听众吸收,而非协助大众消化政策。只不过,消除官话套话貌似很难。

  “你想他们还能说什么?”多年前,我跟前辈抱怨“党八股”“官八股”空洞时,得到上述一句反问。在前辈眼中,当官本来就没什么正事儿干,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开会和发号施令,但是现实可不是要改就能改的,不说话又无法体现官员的领导作用,所以他们只好说些“乍看说了很多,实际上没说什么”的官式话语。

  由此观之,要改变文风,功夫仍得下在本质处:精简党政干部队伍,强化问责制,领导们必须应付的具体事务多了,空号套话兴许就没那么多时间去说了。

dymdymcom 发表于 2013-3-23 12:44

厌恶开长会,喜欢开短会。厌恶长文件,喜读短文件。

xunleifilm 发表于 2013-3-23 13:12

总有一种套话让人深恶痛绝。

rexon3105 发表于 2013-3-23 14:49

总有一种套话让人深恶痛绝。

xilao 发表于 2013-3-23 17:05

“工作需要”也是关话掏话http://www.mala.cn/static/image/smiley/default/lol.gif

230394869 发表于 2013-3-23 18:07

不说官话、套话,无用的话;要说短话、实话,管用的话。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听不尽的官话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