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公知
小明你看,这叫鸳鸯。公的是鸳,母的是鸯。公鸳配母鸯。”“老湿我懂了!下一张写着蜘蛛。那么公的是蜘,母的是蛛,公蜘...”“住嘴!”——这是最近网上最火的笑话之一,矛头直指“公知”。两三年前,如果你称某人是个“公知”,多少还是一种赞扬;如今,你要是再叫别人“公知”,那人该骂你了。是谁搞臭了“公知”?在网络狂欢里,“公知”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公共知识分子这一名词正式使用是在2005年,《南方人物周刊》第七期特别策划“影响中国公共知识分子50人”首先推出的一个概念,此后自2005年起,“政右经左工作室”每年推举当年度富有影响的“‘政右经左’版公共知识分子”。其共同标准为: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对社会进言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
继“微博女王”姚晨有点意外却也顺理成章地当起了“公知”之后,以八卦娱乐界著称的宋祖德也华丽转身,从一个人人喊打的“大嘴”变成了万众景仰的“公知”。公知的全称虽是“公共知识分子”,但时至今日,这个词和“知识分子”已经没有多大关系了。只要你能就公共事务说两句掺两嘴,公知的帽子就给戴上了——甚至,你不愿意戴都不行。于是,任志强、潘石屹们不只是房地产商了,人家是公知;罗永浩不只是办培训学校的老罗了,人家是公知;演艺明星们也脱去了“肤浅”的外衣,穿上了公知的厚外套……总之,似乎谁都能当公知,就看你乐意不乐意了。
专业知识缺乏却仍要发言,公共知识分子成姿势分子
微博时代,“公知”泛滥 有人要问,为什么我说了那么多,还是做不成一个“公知”?那么一定是你发言的姿势不对。在当下的中国,尤其是在媒体上,不仅现代文学教授就古典文学问题发表意见、刑法学者就民法问题发表意见已经司空见惯,而且我们更经常地看到的是,文学教授在就经济问题发表意见,经济学家在谈论政治和社会问题,法学专家在谈历史问题。而且,越是如此,还越是被媒体和一般社会公众当成有公共关怀的表现。
不夸张地说,这些人现在已成了全知全能的神,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日本地震了,他们可以讨论非常专业的核技术问题;西南干旱了,他们马上会讨论水利问题;出现抗拆了,他们都会变成三农专家;出现影响比较坏的刑事案件,他们都变成了刑法和证据专家。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公共知识分子?
中国当前的市场经济改革已为公共知识分子群体的生成和发展提供了一个物质平台,但还不具备现代社会的健全的政治环境。因此,公共知识分子的生成和健康发展对知识群体来说,仍将是一个自我剖析、自我改造的过程。
首先,知识分子不应从“学而优则仕”的立场出发,以从政入仕作为自己的理想目标。其次,公共知识分子应是一个职业道德操守优良的知识分子。第三,公共知识分子作为社会良知和理性的代表,不仅要展现思想魅力,更应该通过行动践履。他们所受的教育和具备的知识,使他们对人类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认识比其他社会成员高。
页:
[1]